[发明专利]车轴组件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4002.1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6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T·伯格达尔;J·哥斯塔纳;J·彼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B60K17/3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隆涛 |
地址: | 瑞典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轴 组件 车辆 | ||
在此,公开了一种车轴组件(2)和一种重载车辆。车轴组件包括被配置为将扭矩分配到第一车轴(3)和第二车轴的轴间差速器(7)。轴间差速器包括输入轴(6)和输出轴(8)。第一齿轮(10)轴颈套接在输入轴(6)周围的第一轴承(12)中。输入轴(6)经由具有小端(19)和大端(21)的圆锥滚子轴承(18)相对于输出轴(8)轴颈套接。润滑剂接收空间(20)流体连接至圆锥滚子轴承(18)的小端(19),而圆锥滚子轴承(18)的大端(21)流体连接至第一轴承(12)。因此,当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转速存在差异时,第一轴承被润滑。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轴组件,并且涉及一种包括车轴组件的重载车辆。
背景技术
重载车辆可以设置有一对车轴。例如,重载车辆可以包括第一从动车轴和第二从动车轴。第一从动车轴和第二从动车轴可以紧密地布置在一起,诸如在6x4的卡车中。在大多数情况下,轴间差速器,也称为转向架差速器或串联差速器,布置在第一从动车轴与第二从动车轴之间。轴间差速器实现第一从动车轴与第二从动车轴之间的转速的差异。
轴间差速器包括具有共同旋转轴线的输入轴和输出轴。轴间差速器的一部分沿着共同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布置。同样,一个或多个齿轮可以布置成围绕共同旋转轴线旋转。在重载车辆中,所有这些旋转元件都在高负荷条件下运行。由于润滑不良,可能会导致这样的旋转元件的轴承失效和磨损。因此,润滑所有旋转元件至关重要。其中驱动扭矩分配到第一车轴和第二车轴的车轴组件包括这样的轴间差速器。油是车轴组件中最常见的润滑剂,油既润滑又冷却车轴组件的元件。
向某些旋转元件,诸如轴间差速器和一个或多个齿轮的零件,提供必要量的润滑剂可能比向其他旋转元件更困难。例如,输入轴和输出轴之一可以设置有润滑通道,润滑剂可以通过该润滑通道被输送至轴间差速器和/或一个或多个齿轮的零件的轴承。另一选择可以是输入轴或输出轴的轴承将润滑剂朝向轴间差速器和/或一个或多个齿轮的零件的轴承输送。
US5404963公开了一种用于斜齿轮推力垫圈、斜齿轮轴颈和串联驱动车轴的轴间差速器的润滑系统。输入轴被轴颈支撑在轴承中,该轴承在一侧供应有来自通道的润滑剂的重力流。轴承的相反侧具有由环形挡板构件形成的环形润滑剂腔,该环形挡板构件在轴承的内侧上包围输入轴。轴承将润滑剂泵送至环形腔。环形通道经由穿过输入轴的一部分而形成的轴向通道与要润滑的零件连通。
US2017/0074390公开了一种具有润滑通道的车轴组件,该润滑通道将润滑剂经由滚子轴承组件和设置在输入轴的凸缘部分中的凸缘润滑孔提供到轴间差速器单元。第一滚子轴承组件支撑输入轴,该输入轴构造成将扭矩提供到第一车轴。输出轴构造成将扭矩提供到第二车轴组件。轴间差动单元可操作地联接到输入轴和输出轴,并补偿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转速差。润滑剂流过第一滚子轴承组件,然后流过凸缘润滑孔,以润滑轴间差速器单元。
仍然需要向车轴组件中的旋转元件提供润滑剂的有效方式。
发明内容
有利的将是实现一种车轴组件,其中以有效且经济的方式将润滑剂提供到轴间差速器的至少一个轴颈元件。进一步有利的将是实现一种包括车轴组件的车辆,其中以有效且经济的方式将润滑剂提供到轴间差速器的至少一个轴颈元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具有在所附独立权利要求中限定的特征的车轴组件和车辆。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重载车辆的车轴组件,该车轴组件包括外壳以及构造成将扭矩分配至第一车轴和第二车轴的轴间差速器。轴间差速器包括轴颈套接在外壳中并具有共同旋转轴线的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相对于输出轴轴颈套接。输入轴经由在第一轴承中围绕输入轴轴颈套接的第一齿轮连接至第一车轴,并且输出轴构造成连接至第二车轴。轴间差速器还包括差速器星形轮和至少一个小齿轮,差速器星形轮不可相对旋转地锁定到输入轴,并且该至少一个小齿轮与齿轮和输出轴啮合。输入轴经由具有小端和大端的圆锥滚子轴承相对于输出轴轴颈套接,其中润滑剂接收空间设置在外壳中,其中润滑剂接收空间流体连接至圆锥滚子轴承的小端,并且其中圆锥滚子轴承的大端流体连接至第一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4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