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管式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6553.1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6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赵焌圭;赵成喆;郑仁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H8/00 | 分类号: | F24H8/00;F24H9/00;F24H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灿强;姜长星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管 锅炉 | ||
1.一种烟管式锅炉,包括:
混合腔室,配备有混合空间、扁平形状的混合腔室主体以及平板形燃烧器,燃烧用气体和空气在所述混合空间混合,所述平板形燃烧器在燃烧室的上侧沿水平方向布置且跨过所述混合空间的整个区域而布置;
热交换器,配备有外筒、多个管、湍流器以及多段隔膜,所述外筒构成使热介质流入和排出且收容热介质的水槽的外壁,所述多个管构成为扁平形状,使在所述燃烧室产生的燃烧气体沿内部流动,并且与在外部流动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所述湍流器结合在所述管的内侧而对所述燃烧气体的流动引导湍流的发生,所述多段隔膜配备在所述外筒和所述管之间,引导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在半径方向内侧和外侧之间交替转换;
上管板,具有硬板结构,结合到所述外筒的内侧并形成所述燃烧室,以在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热介质流路;以及
下管板,具有硬板结构,在支撑所述管的下端部的同时,构成所述水槽的底板面,
所述混合腔室主体的底面和所述平板形燃烧器的上面之间的相隔空间形成为扁平的圆盘形,
被插入所述上管板的所述平板形燃烧器的底面与所述上管板的底板面之间的高度设定为,使得在所述平板形燃烧器产生的火焰的末端与所述上管板的底板面相隔预定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管式锅炉,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管板的上部形成有用于支撑储存在所述水槽的热介质的水压的弧形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管式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管板包括:水平部,在支撑所述管的下端部的同时构成所述水槽的底板面;垂直部,结合于所述外筒的下端部的外侧面;弧形部,连接所述水平部的外侧端与所述垂直部的下端部,并且构成为向外侧凸出地弯曲的形状,从而分散所述热介质的水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管式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凝水接收器,配备在所述下管板的下侧而收集从所述下管板产生的冷凝水;以及
防漏水部件,夹设于所述下管板的边缘部与所述冷凝水接收器的边缘部之间,以用于起到防止冷凝水泄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管式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水部件配备为包围所述下管板的弧形部及垂直部的下部的形态,
凝聚在所述下管板的水平部的冷凝水被所述防漏水部件阻挡,从而沿侧方向的移动被阻断,并向下侧掉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管式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湍流器构成为包括:
上部湍流器,在靠近所述燃烧室的所述管的上部内侧以与所述管面接触的方式结合,从而提高热传导率,并且引导所述燃烧气体的流动发生湍流;以及
下部湍流器,在所述上部湍流器的下侧结合于所述管的内侧,进而引导所述燃烧气体的流动发生湍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管式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湍流器构成为包括:
第一部分,构成为与所述管的一侧部对应的形状,并包括与所述管的一侧部的内侧面面接触的第一管接触面;第二部分,构成为与所述管的另一侧部对应的形状,并包括与所述管的另一侧部的内侧面面接触的第二管接触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管式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湍流器构成为包括:
第一压力支撑部,在所述第一管接触面被切开的第一切开部中的一部分弯折并朝向所述第二管接触面凸出;第二压力支撑部,在所述第二管接触面被切开的第二切开部中的一部分弯折并朝向所述第一管接触面凸出而形成,
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支撑部的凸出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管接触面接触,所述第二压力支撑部的凸出的端部贯通所述第一切开部而接触到所述管的内侧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管式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湍流器包括:平面部,将所述管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两侧,并且沿所述管的长度方向布置;多个第一引导片及第二引导片,在所述平面部的两侧面沿长度方向隔开且交替倾斜地凸出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未经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65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轮胎
- 下一篇:轮胎组装体和轮胎变形状态判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