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不粘表面的元件以及用于三维打印这种元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6668.0 | 申请日: | 2018-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7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S·L·范德伯格;J·J·布尔辛克;F·Q·F·维鲁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间-XYZ知识产权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53 | 分类号: | B29C64/153;B22F3/105;B33Y1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鹰律师事务所 50274 | 代理人: | 唐超尘;刘贻行 |
地址: | 荷兰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表面 元件 以及 用于 三维 打印 这种 方法 | ||
1.用于制作元件的方法,元件具有能够渗透的部分和不能够渗透的部分,其中该方法包括三维打印过程,三维打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粒状材料的层;
使用三维打印机的第一组打印机设定或第二组打印机设定将激光束引导到所述粒状材料的层上或所述粒状材料的层中的打印位置,其中在打印所述层期间,将打印过程的该组打印机设定从第一组打印机设定更改为第二组打印机设定,或反之亦然;
其中第一组打印机设定构造成,使得在所述打印过程期间,所述粒状材料的颗粒部分地融合在一起以形成一种材料,其中至少部分地维持颗粒之间的空间以形成能够渗透的部分;以及
其中第二组打印机设定构造成,使得在所述打印过程期间,所述粒状材料的颗粒融合在一起以形成一种材料,其中粒状材料的颗粒之间的空间基本上被移除以形成不能够渗透的部分;
其中,第一组打印机设定构造成获得能够渗透的部分,其中能够渗透的部分中的颗粒之间的空间至少部分地相互连接,以允许流体流动通过能够渗透的部分,使得在所述能够渗透的部分的外表面提供不粘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元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打印机设定构造成使得能够渗透的部分包括孔之间的材料,该材料具有的厚度小于在打印位置处的激光束的光斑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元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打印机设定构造成,使得粒状材料被加热并熔融至液化点以形成不能够渗透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元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印机设定包括以下:
在打印位置处的激光束的功率(W),其中用于打印能够渗透的部分的功率低于用于打印不能够渗透的部分的功率;
扫描速度,在三维打印过程期间激光束用该扫描速度在粒状材料的层上扫描,其中用于打印能够渗透的部分的扫描速度高于用于打印不能够渗透的部分的扫描速度;
相邻扫描线之间的距离,在三维打印过程期间激光束沿该扫描线在粒状材料的层上扫描,其中用于打印能够渗透的部分的相邻扫描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用于打印不能够渗透的部分的相邻扫描线之间的距离;
激光束的焦点位置与打印位置之间的距离,其中激光束的焦点位置与用于打印能够渗透的部分的打印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激光束的焦点位置与用于打印不能够渗透的部分的打印位置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包括不粘表面,用于基本上干净地移除靠着所述不粘表面布置的产品;
其中元件包括能够渗透的材料的第一层,其中该能够渗透的材料构造成允许流体从中流动通过,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层的外表面提供不粘表面;以及
其中元件包括不能够渗透的材料的第二层,其中该不能够渗透的材料构造成基本上阻塞流体从中流动通过,并且其中第二层布置在所述第一层与外表面相对的一侧处;
其中元件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层中或布置在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中的一个或多个导管或腔室,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管或腔室布置成与所述能够渗透的材料流体连接,并且构造成用于将加压流体供给到能够渗透的材料;
其中至少第一层是通过烧结粉末材料形成的,其是通过使用三维打印工具形成的,并且其中至少第一层、第二层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管或腔室是使用三维打印工具整体地形成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层和/或所述第二层包括能够渗透的材料和不能够渗透的材料,其在相应的层中彼此相邻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层和/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管或腔室构造成将流体分配在能够渗透的材料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管或腔室在基本平行于不粘表面的方向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层和/或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管或腔室构造成,在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管或腔室到不粘表面的流体路径中,在能够渗透的材料上提供加压流体的基本相同的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间-XYZ知识产权私人有限公司,未经空间-XYZ知识产权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66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线圈中的网格网络
- 下一篇:用户装置及基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