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常温下可长期保存的红薯加工方法及其加工食品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80079600.8 申请日: 2018-11-21
公开(公告)号: CN111465325A 公开(公告)日: 2020-07-28
发明(设计)人: 柳庆业 申请(专利权)人: 柳庆业
主分类号: A23B7/16 分类号: A23B7/16;A23B7/015;A23B7/005
代理公司: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代理人: 周文
地址: 韩国忠清南道论山***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常温 长期 保存 红薯 加工 方法 及其 食品
【说明书】:

本发明通过包括将红薯洗涤、干燥的第一步骤;将所述第一步骤的红薯一个一个放进银箔纸涂层包装纸里包装的第二步骤;以及,将所述第二步骤包装的红薯在121~150℃温度下处理25~35分钟灭菌的第三步骤制造的红薯加工食品不仅直接保留了刚刚加工后的味、喜好度等,还可以在常温下长期保存,不需要其它烹饪过程,常温下可以销售,而且采用可长期保存的红薯加工食品制造方法而有望增加红薯种植户的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常温下可长期保存的红薯加工方法及用该方法制造的红薯加工食品,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叶的香和有效成分渗入而提升品质的常温下可长期保存的红薯加工方法及用该方法制造的红薯加工食品。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改善,人们的饮食文化和生活状况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对动物性食品的使用量大幅增多,但对薯类和谷类食品的使用量相对减少,导致营养不良或者不均衡,心血管或肥胖等慢性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因此对有益健康(well-being)食品的关注度逐渐增加,而红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健康食品之一广为人知。

红薯(Ipomoea batatas,sweet potato)是属于旋花科的双叶子食用作物,原产地为中南美,韩国是自1976年首次引进以来,一直用作粮食资源。红薯与其它作物相比,受栽培环境的影响较少,容易栽培,每单位面积的收获量也大,栽培区域广,覆盖全国。(Hwang,I.G.,et al.,2014)

红薯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含蔗糖、葡萄糖、果糖,作为高热量食物,其热量为马铃薯的两倍。而且富含膳食纤维和淀粉(alapin)等成分,具有改善通便等效果,据报告,富含维生素C和钾、钙、铁等无机成分(Kim,S.Y.,et al.,2017)。此外红薯的抗氧化(Kim,D.S.,etal.,2015)、抗突变(Park,J.S.,et al.,2011)、抗过敏(Kwak,C.S.,et al.,2013)等效果均已得到认可,作为功能性食品材料广泛得到应用。

但红薯具有不耐寒、对温度敏感等缺点,而且不耐湿、不耐光,又不耐保存,需存放在12~15℃温度以下的通风较好的阴凉之处。现有的红薯食用方法是,根据烹饪形态,限定在生食、蒸、烤等方法,而且红薯的收获时期为七月至十一月,储存时期为十月至三月,因此除了该时期以外,不便取食。红薯基本上被认为是冬天吃的食物。但如今红薯的各种生理效应等作用已众所周知,普遍认为是调节体重和保健食品,使得人们努力开发红薯的保存和加工方法。

作为红薯的加工方法之一,最近开发出了一种先烤后快速冷却并冷冻保存的方法,但在销售过程中需保持冷冻状态,摄影取时需进行解冻,比较繁琐。而且在烤红薯的解冻过程中,水分渗出红薯表面时,不仅是外观,食用的过程中,带给人异物感,容易受到排斥,而且将红薯冷冻并解冻的过程中,容易降低口感和味道。

因此本发明人对红薯的加工方法持续研究的结果获得了一种保留红薯的味、香和口感的同时,常温下可以长期保存的烤红薯或蒸红薯的加工方法,使得本发明得以完成。

现有先行技术即日本公开专利第07095649号、日本公开专利第08214769号以及日本公开专利第022422634号中记载了一种经过杀菌处理后在常温下可以长期保存的烤红薯的制造方法,与本发明的结构相似,但并没有记载和暗示本发明的杀菌条件以及使用黄土加工的红薯加工食品在常温下可以保存一年以上的结构。而且韩国公开专利第2011-0025305号中记载了使用黄土锅制造的烤红薯,但并没有记载和暗示本发明的在灭菌以及常温下可以保存一年以上的结构。

先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0001)日本公开专利第07095849号公开了“生产可常温配送且可长时间保存的烤红薯”,1995 04 11;

(专利文献0002)日本公开专利第08214769号公开了“常温下可长时间保存的烤红薯的制备”,1996 08 2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庆业,未经柳庆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9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