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张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85206.5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2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奈杰尔·卡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奈杰尔卡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08 | 分类号: | B60P7/08;B66D1/30;B66D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景怀宇 |
地址: | 英国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张紧系统及约束货物的方法。该张紧系统操作简单且快捷。该张紧系统是紧凑的,并且可使在货舱内的空间最小化。与常规的张紧系统(例如棘轮与条带机构)相比,该张紧系统允许张紧线的更大角位移。
技术领域
本公开通常涉及一种张紧系统及约束货物的方法。该系统尤其适于用在载荷约束中,并且更尤其适于应用在平板式车辆和/或侧帘式车辆中。
背景技术
常规地,在道路货运车辆中运输物品时需要载荷紧固系统。这是为了确保安全有效的物品运输。考虑到载荷紧固不良对人类、环境和经济造成的后果,这样的系统对于道路货运行业的声誉至关重要。未紧固的载荷可导致道路交通碰撞、泄漏和/或道路封闭。但是,载荷紧固方法还必须方便、节省空间且部署快捷,否则操作者可能不太愿意使用它们。当低估了将载荷保持在车辆上的载荷约束量时会发生事故。为了帮助遏止该问题,英国和欧洲存在许多监管机构。这些监管机构的目的是维护公众利益和地方经济,以帮助引导操作者和驾驶员如何有效地紧固载荷。
存在不同类型的道路货运车辆。其中一个例子是侧帘式车辆(通常被称为侧帘车)。侧帘式车辆包括位于挂车侧面的滑道上的帘布,可前后拉动帘布以进入挂车的储存区。一旦物品被装载到储存区中(并被紧固以进行长途运输)就关闭帘布,并在滑道之间拉紧约束带以绷紧帘布。
最近,驾驶员及车辆标准局(DVSA,英国政府机构)于2017年7月18日发布了关于在车辆中紧固载荷的新指引。如最近的DVSA指引的第6.1节所述,侧帘式车辆的帘布无法足够地紧固货物。所述帘布的主要作用是为货物提供防风雨罩。仅仅使用更牢固的帘布,效果是有限的。因此,侧帘式车辆应被视为不包括帘布的平板式车辆。
存在许多在侧帘式车辆中紧固载荷的手段。一种方式是使用可从车身结构顶部悬挂下的织带或搭扣带(buckle strap)。这些条带通常被棘轮拉紧以在物品上提供静态载荷并穿过挂车的床板(bed),床板将载荷直接传递至底盘。因此,施加在物品上的任何动态载荷都被传递至条带并直接传递至车辆的结构。对于较重的载荷,可以使用具有整体条带的绳索、网或者防水盖布。
图1至图3中示出了典型的棘轮与条带机构100的示例。条带(也称为织带)包括主带102和锚带103。主带102被配置为接触货物并且当转动棘轮110的手柄114时被拉向棘轮110的主体。因此,主带102的有效长度随着施加张力而减小。相反地,将棘轮110的主体和待联接到货舱的锚108(示出为挂钩)相互连接的锚带103具有相对固定的有效长度。沿径向方向布置的棘轮110的手柄114绕缠绕轴线106转动以转动槽筒(slotted drum)112。穿过槽筒112中的槽的主带102被缠绕在槽筒112上,一旦转动槽筒112,主带102将被槽筒112夹紧。棘轮110包括棘爪与棘轮机构,以离散间隔的方式保持槽筒112,以便维持槽筒112的单向控制(除非启动释放机构)。可产生的转矩与输入力(由操作者输入的作用力)和距离D2成比例。因此,仅通过增加径向于缠绕轴线106的方向上的距离即可容易地产生大的转矩。
为使棘轮与条带机构100工作,主带102、缠绕轴线106以及锚带103必须基本保持在径向于缠绕轴线106的平面104上。与所述径向平面104的任何偏离(这些偏离导致径向平面104与主带102的纵向轴线之间产生角度130),都意味着主带102与棘轮机构的毂120相互干涉(参见图3中的A2的放大视图),并且主带102自身无法在周围平放。因此,主带102可能会自身折叠而导致卡死。棘轮与条带机构100的这种过早锁定(即卡死)和/或主带102的快速磨损导致性能不佳和/或零件的更换。尽管锚108通常能够沿着货舱的轨道移动,但是这种移动是最低限度的。因此,常规的棘轮与条带机构100依赖于主带102和锚带103的纵向轴线始终彼此同轴并径向于缠绕轴线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奈杰尔卡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奈杰尔卡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52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