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85480.2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6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北村圭祐;椎野高太郎;吉田治;丸山辰义;木村纪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25/22 | 分类号: | F16H25/22;B62D5/04;F16H2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转向 装置 | ||
1.一种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转向轴,其具有螺旋状的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
螺母,其具有主体部、螺母侧滚珠丝杠槽、第一连通路、及第二连通路,
所述主体部具有筒形状,供所述转向轴插入,
所述螺母侧滚珠丝杠槽为在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设置的螺旋状的槽,
所述第一连通路将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连通,
所述第二连通路将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连通;
多个滚珠,其在所述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和所述螺母侧滚珠丝杠槽之间可移动地进行设置,相对于所述转向轴可相对旋转地支承所述螺母;
第一循环部件,其具有筒形状,具有第一插入部、第一弯曲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一连接端部,
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一连通路,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螺母的外周侧,
所述第一弯曲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插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第二循环部件,其具有筒形状,具有第二插入部、第二弯曲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二连接端部,
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二连通路,
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螺母的外周侧,
所述第二弯曲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插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与所述第二弯曲部相反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对置,所述多个滚珠在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和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之间可往返地设置;
固定部件,其具有第一插入部施力部、第二插入部施力部、及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
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部向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一连通路的方向上对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
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部向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二连通路的方向上对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
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限制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的相对位置偏移的形状;
电动马达,其旋转驱动所述螺母,随着所述螺母的旋转使所述转向轴在轴向上移动,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构成供所述滚珠循环的滚珠通路,
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
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
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
在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所述滚珠通路不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作用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的力的延长线上,
在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所述滚珠通路不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作用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的力的延长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在比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部更接近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位置、且比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部更接近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的位置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
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与所述滚珠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部所通过的方向平行,
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
所述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对置,
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
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限制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分离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限制所述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向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分离的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跨越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的边界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54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