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粘连用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85800.4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6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大知;太田诚一;长谷川洁;伊佐次三津子;清水贤;田中大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持田制药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31/12 | 分类号: | A61L31/12;A61L31/04;B32B5/32;B32B27/00;B32B27/2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桂霞;梅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连 组合 | ||
1.防粘连材料,其包含可应用于生物体的海绵状层合体,所述海绵状层合体包含:至少一部分用固化剂交联的、低内毒素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海绵状的第1层和第2层,第1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300,000,第2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200,000,上述重均分子量是在脱交联处理后利用GPC-MALS法测定而得的,第1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重均分子量高于第2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重均分子量。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中,低内毒素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在第1层与第2层中的使用量的总计为0.1mg/cm2~3mg/cm2的范围。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中,第1层与第2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为海藻酸钠或海藻酸钾。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中,第1层与第2层的固化剂为选自CaCl2、CaSO4、ZnCl2、SrCl2、FeCl3、BaCl2、CaHPO4、葡萄糖酸钙、草酸钙和乳酸钙的至少一种金属离子化合物。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用于使第1层朝向创伤部侧的表面进行应用。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具有以下的1种以上的特性:
(1) 将JIS K6251的拉伸8号形的切片放在拉伸试验机上,根据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确定的杨氏模量为0.3~300MPa;
(2) 将JIS K6251的拉伸8号形的切片放在拉伸试验机上,根据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确定的断裂强度为5~5000kPa;
(3) 将JIS K6251的拉伸8号形的切片放在拉伸试验机上,根据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确定的海绵状层合体的断裂强度/杨氏模量比为2~50;
(4) 在将与磷酸缓冲生理盐水接触之前的海绵状层合体的重量设为100%的情况下,使海绵状层合体与用磷酸缓冲生理盐水浸渍的琼脂糖凝胶接触2~6小时时的海绵状层合体的重量増加率为200~50000%;
(5) 在通过琼脂糖凝胶的以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相对于pH7.5的磷酸缓冲液的溶出为指标的溶解试验中,将第2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溶出量设为100%时的、第1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溶出量的比例,在从测定开始起第2天以后为30~70%;
(6) 在通过琼脂糖凝胶的以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相对于pH7.5的磷酸缓冲液的溶出为指标的溶解试验中,第1层是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约15±5重量%在2天以内溶出、约25±10重量%在8天以内溶出的层,第2层是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约30±8重量%在2天以内溶出、约60±10重量%在8天以内溶出的层。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中,海绵状层合体是经加压的制品。
8.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中,海绵状层合体接受了选自电子射线灭菌、
9.防粘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材料以第1层朝向创伤部侧的表面而应用于需要防粘连的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持田制药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未经持田制药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58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