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空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86816.7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1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耕平;宫腰竜;石関徹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B60H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群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装置 | ||
提供一种车用空调装置,在切换执行除湿制热模式和除湿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更能执行除湿制热模式且能进行高效的运转。在除湿制热模式的运转中规定的除湿制冷转移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热泵控制器转移至除湿制冷模式,在所述除湿制冷模式的运转中规定的除湿制热转移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热泵控制器转移至除湿制热模式。进一步地,在除湿制冷模式的运转中运转条件或运转状况存在规定的变动的情况下,无论除湿制热转移条件是否成立,热泵控制器都转移至除湿制热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车辆的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热泵式的空调装置,尤其涉及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的车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因近年来的环境问题显现,以致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普及。此外,作为能适用于这种车辆的空调装置,研发了如下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该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后排出;散热器,该散热器设置于车室内侧并使制冷剂散热;吸热器,该吸热器设置于车室内侧并使制冷剂吸热;以及室外热交换器,该室外热交换器设置于车室外并使制冷剂散热或吸热,上述空调装置能切换制热模式、除湿制热模式、除湿制冷模式及制冷模式,其中,在上述制热模式下,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中散热,并使在上述散热器中散热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吸热;在上述除湿制热模式下,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中散热,并使在上述散热器中散热后的制冷剂在吸热器及室外热交换器中吸热;在上述除湿制冷模式下,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及室外热交换器中散热,并使其在吸热器中吸热;在上述制冷模式下,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中散热,并使其在吸热器中吸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种情况下,在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处设置有室外膨胀阀,在吸热器的入口处设置有室内膨胀阀。此外,在室外膨胀阀与室外热交换器的串联回路中并联设置有旁通回路。此外,在上述除湿制热运转模式下,使流经散热器的制冷剂分流,一部分从旁通回路流至室内膨胀阀,在该室内膨胀阀处减压后,流入至吸热器而蒸发、吸热。此外,剩余部分流至室外膨胀阀,在此处减压后,流入至室外热交换器而蒸发、吸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946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此,在上述车用空调装置中,从除湿制热模式转移至除湿制冷模式时的运转模式的切换,是在除湿制热模式下的运转中无法实现需要的制冷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的。
另一方面,由于从除湿制冷模式转移至除湿制热模式时的运转模式的切换,是在除湿制冷模式的运转中,基于环境条件、运转状况能实现作为除湿制热模式亦所需的制热能力、且能实现所需的制冷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难以从除湿制冷模式转移至除湿制热模式,在除湿制冷模式的状态下所需的制热能力不足时,例如设置辅助加热器(由电加热器构成的辅助加热装置)并对其通电,以使其发热,从而进行除湿制冷模式下的再加热的辅助。
因此,消耗电力增大,COP(能效比)下降。由此,特别是在通过电池行驶的车辆的情况下,存在行驶距离缩短的不良情况。此外,在使用机械室膨胀阀作为室内膨胀阀的情况下,考虑到由于不均匀(个体差异)而对制冷剂过渡节流,将转移至上述除湿制热模式的条件设定得更为严格,因此,更难转移至除湿制热模式。另外,尽管处于外部气体湿度越高则越可以执行除湿制热模式的状态,但在未设置外部气体湿度传感器的车辆中,无法判断能执行除湿制热模式。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空调装置,在切换执行除湿制热模式和除湿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更能执行除湿制热模式且能进行高效的运转。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电株式会社,未经三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68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的导轨加工装置
- 下一篇:用于转子叶片的打印增强结构的多种材料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