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导辊和电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2129.6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6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桃木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7/04;H02K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欧阳柳青;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电梯 装置 | ||
在本发明的主动导辊和电梯装置中,致动器可动部和致动器固定部中的一方具备:磁轭,其具有中脚部和夹着所述中脚部相对地配置的一对侧脚部,该磁轭构成为闭合磁路;以及一对磁铁,它们设置于所述一对侧脚部各自的与所述中脚部相对的面,产生与引导杆的摆动面交叉的磁场,所述致动器可动部和所述致动器固定部中的另一方具备:绕线管,其具有供所述中脚部插入的卷筒部;和线圈,其卷绕于所述卷筒部,并配置在所述磁场中,在所述致动器可动部向与所述摆动面垂直的方向移位时,所述绕线管与所述磁铁、或所述绕线管与所述磁轭接触,能够避免所述线圈与所述磁铁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制轿厢摇晃的主动导辊和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梯装置中,设置于轿厢的主动导辊的引导部与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井道内的导轨接触,由此轿厢沿导轨升降。导轨存在因安装时的误差、轿厢的载荷以及逐年变化而产生的阶差和弯曲等。由此,轿厢在升降时受到由导轨的阶差、弯曲等引起的位移外部干扰,产生作为升降方向的振动的纵向振动以及作为与升降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振动的横向振动,从而给乘客带来不舒适感。
以往,为了缓和在轿厢中产生的纵向振动和横向振动的位移输入,采取了在乘用轿厢与轿厢框之间以及轿厢框与引导部之间等设置弹性支承部件、防振部件等的对策。但是,在通过弹性支承部件、防振部件等缓和在轿厢中产生的位移输入的被动型减振方法中,不能应对与电梯的高速化相伴的振动水平的增大。
鉴于这样的状况,提出了从外部对轿厢施加抑制振动的力的主动型减振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减振装置具备:引导杆,其能够摆动地安装于轿厢;辊,其安装于引导杆并与导轨接触;绕线管,其固定于引导杆并与引导杆的摆动联动地移动;线圈,其卷绕于绕线管;磁轭,其固定于轿厢;以及一对磁铁,它们以相互离开且对置的方式配置于磁轭。
一对磁铁被配置成在与引导杆的摆动面垂直的方向上产生磁场。线圈被配置成其中心轴成为与磁铁的磁场垂直的方向。此处,在由磁轭、磁铁以及线圈构成的致动器中,若对线圈通电,则因磁铁的磁通而在线圈中产生洛伦兹力。由此,引导杆以将辊按压于导轨的方式摆动,其反作用力作用于轿厢。因此,若传感器检测到轿厢所产生的位移输入,则对线圈通电以产生与轿厢所产生的位移输入相反方向的反作用力,从而降低轿厢的振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1610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减振装置中,以包围配置在一对磁铁间的磁轭部件的方式配置线圈,防止线圈与磁轭部件的接触。
但是,在由于轿厢的突发性的摆动、轿厢内的意外的碰撞等而产生了意外的较大外力的情况下,会发生将引导杆支承为能够摆动的轴承的内部间隙部分的移动。由于该轴承的内部间隙部分的移动,线圈与磁铁接触,存在线圈断线的问题。
此外,通过增大线圈与磁铁之间的间隙,即使在产生了这种意外的较大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线圈与磁铁的接触。但是,增大线圈与磁铁之间的间隙会导致洛伦兹力、即致动器的推力降低。为了弥补该推力的下降,需要增大致动器,无法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小型的主动导辊以及电梯装置,其能够抑制轿厢的摇晃,并且当作用有过度的外力时也能够可靠地防止线圈发生断线。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2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波束故障的装置、方法和介质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