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变换装置的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96171.5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4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直树;塚本幸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雷诺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2M7/48;H01L23/467;H01L23/473;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变换 装置 冷却系统 | ||
提供一种电力变换装置的冷却系统,具有:散热器;散热器风扇,其对散热器供给空气;以及电力变换装置,其由多个电气部件以及将所述多个电气部件收容于内部的壳体构成。壳体由如下部件构成:基座部,其由非金属材料形成,供多个电气部件载置;以及罩部,其由金属材料形成,固定于基座部且将多个电气部件的周围覆盖。在壳体的基座部形成有制冷剂流路,对多个电气部件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在该制冷剂流路流动,壳体配置于使得来自散热器风扇的风与罩部接触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变换装置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已知如下电力变换装置的冷却构造,即,在对搭载于车辆等的电力变换装置进行收容的壳体设置有冷却水路。在JP3676719B2中,在由铝压铸件构成的壳体设置冷却水路而对壳体以及收容于壳体内的电力变换装置的功率模块进行冷却。
发明内容
然而,关于上述电力变换装置的冷却构造,壳体整体由金属构成,因此存在包含壳体在内的电力变换装置单元变重的问题。另外,还存在如下问题,即,在设置有复杂构造的冷却水路的情况下,在由压铸件制作壳体之后需要进行加工,因此难以加工、且工序增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考虑了由比金属轻、且容易加工的树脂材料构成壳体的方案。然而,在由树脂材料构成壳体的情况下,树脂材料的热阻较高,因此冷却水路的冷却效果有可能未传递至壳体整体,导致与设置有冷却水路的部位分离的部位的壳体温度升高。如果壳体高温化,则由壳体的热将壳体内部的构成电力变换装置的电气部件、基板上的元件加热,因此产生即使利用冷却水路也无法将电力变换装置充分冷却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充分的冷却,并且容易加工且轻量的电力变换装置的冷却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电力变换装置的冷却系统,具有:散热器;散热器风扇,其对散热器供给空气;以及电力变换装置,其由多个电气部件以及将所述多个电气部件收容于内部的壳体构成。壳体由如下部件构成:基座部,其由非金属材料形成,供多个电气部件载置;以及罩部,其由金属材料形成,固定于基座部且将多个电气部件的周围覆盖。在壳体的基座部形成有制冷剂流路,对多个电气部件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在该制冷剂流路流动,壳体配置于使得来自散热器风扇的风与罩部接触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变换装置的冷却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电力变换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散热器风扇、逆变器以及电机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4是对电力变换装置的冷却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电力变换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等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变换装置的冷却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如图1所示,电力变换装置的冷却系统由散热器1、散热器风扇10、逆变器2、电机3、冷却水通路4、控制部5以及电池6构成,上述部件搭载于车辆等。
散热器1设置于与后述的逆变器2内部的冷却水路21连接的冷却水通路4,通过热交换等而使得冷却水通路4中流动的冷却水冷却。散热器风扇10设置于散热器1的前方。
冷却水通路4是将逆变器2内部的冷却水路21(参照图2)的出口和入口连通的通路,从冷却水路21的出口经由散热器1以及电机3内部的电机冷却用水路(未图示)而与冷却水路21的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雷诺股份公司,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雷诺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61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PUSCH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电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