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险值计算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程序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9386.2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7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吉川智哉;金城英人;神余浩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Q50/04 | 分类号: | G06Q50/04;B25J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险 计算 系统 信息处理 装置 程序 | ||
作业者侧仪器(100)所具有的身体数据取得部(110)取得表示作业者的健康状态的健康数据和表示作业者的姿态的姿态数据的至少任一者。信息处理装置(300)所具有的距离判别部(320)对作业者和机械装置之间的距离是否低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判别。校正部(370)在距离判别部(320)判别为距离低于阈值的情况下,与从作业者侧仪器(100)取得的健康数据所示的作业者的健康状态和从作业者侧仪器(100)取得的姿态数据所示的作业者的姿态的至少任一者相应地,对作为表示作业者能够避免由机械装置引起的危害的可能性的值而定义出的避免可能性的定义值进行校正。风险值计算部(380)向风险值的计算函数代入校正后的避免可能性的定义值和风险度的定义值而求出风险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险值计算系统、风险要素参数校正系统、信息处理装置、风险值计算方法、风险要素参数校正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小在机械装置的周边进行作业的作业者的风险,提出了各种风险评估方法。例如,在ISO 12100中,规定出根据从机械装置产生的危害的严重程度、危险现象发生的概率、人向危险源的暴露和避免危害的可能性而对风险的大小进行估计。
作为对风险的大小进行估计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内容,即,与根据图像数据而求出的作业者和机械装置之间的距离相应地,决定在风险的估计时使用的风险要素之中的表示避免危害的可能性的参数。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内容,即,根据与作业者和机械装置之间的距离相应地决定的表示避免危害的可能性的参数、与机械装置的运转模式相应地决定的表示作业者向机械装置的暴露的参数和表示从机械装置产生的危害的严重程度的参数,求出表示风险的大小的风险值。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中,表示避免危害的可能性的参数是与作业者和机械装置之间的距离相应地决定的,但在作业者的身体状况良好时和在身体状况不佳时,预想到作业者能够避免危害的可能性不同。从如上所述的观点出发,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基于作业者的身体状况和姿态对风险值进行计算的方法。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下述内容,即,与作业者协同动作而进行作业的机器人为了取得身体状况信息而对作业者的体温、血压及心率进行测定,为了取得姿态信息而对作业者的姿态进行检测,基于作业者的身体状况信息和姿态信息对风险值进行计算。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05264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9/001550号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中,机器人为了取得作业者的身体状况信息,需要经由搬运对象的物体而与作业者接触。因此,在作业者和机器人分离的情况下,机器人无法取得作业者的身体状况信息和姿态信息。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仅是与作业者和机械装置之间的距离相应而一律地计算风险值,无法求出考虑了作业者的身体状态的风险值。
本申请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即使在作业者和机械装置分离的情况下,也能够求出考虑了作业者的身体状态的风险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风险值计算系统包含装载于作业者的作业者侧仪器和对表示风险的大小的风险值进行计算的信息处理装置。作业者侧仪器所具有的身体数据取得单元取得表示作业者的健康状态的健康数据和表示作业者的姿态的姿态数据的至少任一者。信息处理装置所具有的距离判别单元对作业者和机械装置之间的距离是否低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判别。信息处理装置的校正单元在距离判别单元判别为距离低于阈值的情况下,与从作业者侧仪器取得的健康数据所示的作业者的健康状态和从作业者侧仪器取得的姿态数据所示的作业者的姿态的至少任一者相应地,对作为表示作业者能够避免由机械装置引起的危害的可能性的值而定义出的避免可能性的定义值进行校正。信息处理装置的风险值计算单元向表示避免可能性的定义值和作为表示由机械装置引起的危害的严重程度的值而定义出的风险度的定义值与风险值之间的关系的计算函数,代入由校正单元进行校正的校正后的避免可能性的定义值和风险度的定义值,求出风险值。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93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