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盲区探测方法、车载单元、路侧单元、车辆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2318.6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1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隆;瞿仕波;曹健;李新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50/00 | 分类号: | B60W50/00;B60W5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李梅香;张颖玲 |
地址: | 410006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学士***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盲区 探测 方法 车载 单元 车辆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盲区探测方法、车载单元、路侧单元、车辆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当前位置的设置范围内车辆对应的基础信息,确定对应的盲区内存在威胁车辆时,根据基础信息确定用于检测盲区的目标车辆,基础信息至少包括:车辆的标识信息、车辆的位置信息、车辆的偏航角;和/或,获取路侧单元基于车辆当前位置对应的盲区内存在威胁风险时发送的告警信息,告警信息携带有用于检测盲区的目标车辆的标识信息;根据目标车辆的标识信息开启监测数据接收线程,并经监测数据接收线程接收目标车辆的当前监测数据。实现了车辆盲区内存在威胁风险时通过接收目标车辆的当前监测数据,可以对盲区进行有效探测,提前预知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盲区探测方法、车载单元、路侧单元、车辆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多数交通事故中,因“鬼探头”而造成的事故占了较大的比例。所谓“鬼探头”,是指车辆在路上正常行驶的时候,因为左右两边的障碍物或其他车辆产生了“盲区”,鉴于中间隔着障碍物的缘故,此区域不能被车载激光雷达或摄像头所捕获,因此,该盲区有别于传统意义中上的盲区。当在该区域有人或者车辆突然横穿马路时,未曾制动的驾驶员已经没有避开该人或者车辆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了车祸。因此,如何感知被其他车辆间隔的盲区内的威胁风险,以提升驾驶安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盲区探测方法、车载单元、路侧单元、车辆及存储介质,旨在有效感知车辆盲区的威胁风险,提升驾驶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盲区探测方法,应用于车载单元,该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当前位置的设置范围内车辆对应的基础信息,确定对应的盲区内存在威胁车辆时,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确定用于检测所述盲区的目标车辆,所述基础信息至少包括:车辆的标识信息、车辆的位置信息、车辆的偏航角;和/或,获取路侧单元基于车辆当前位置对应的盲区内存在威胁风险时发送的告警信息,所述告警信息携带有用于检测所述盲区的目标车辆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标识信息开启监测数据接收线程,并经所述监测数据接收线程接收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监测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盲区探测方法,应用于路侧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路侧单元所处位置的设置范围内车辆对应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至少包括:车辆的标识信息、车辆的位置信息、车辆的偏航角;
获取环境感知装置检测的目标物体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位于对应车辆的盲区内时,确定用于检测所述盲区的目标车辆;
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标识信息生成告警信息,并发送所述告警信息给所述对应车辆。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载单元,包括:第一收发模块和第一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收发模块,用于获取车辆当前位置的设置范围内车辆对应的基础信息,确定对应的盲区内存在威胁车辆时,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确定用于检测所述盲区的目标车辆,所述基础信息至少包括:车辆的标识信息、车辆的位置信息、车辆的偏航角;和/或,获取路侧单元基于车辆当前位置对应的盲区内存在威胁风险时发送的告警信息,所述告警信息携带有用于检测所述盲区的目标车辆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标识信息开启监测数据接收线程,并经所述监测数据接收线程接收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监测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路侧单元,该路侧单元包括: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获取路侧单元所处位置的设置范围内车辆对应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至少包括:车辆的标识信息、车辆的位置信息、车辆的偏航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23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