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乳酸菌对酸性条件的耐受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4718.0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8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娟;杨佩珊;刘为佳;朱政明;陈坚;堵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4;C12N15/31;C12R1/0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乳酸菌 酸性 条件 耐受 能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乳酸菌对酸性条件的耐受能力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以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乳酸乳球菌中过量表达GlnP或GlnQ蛋白,得到了在酸性条件下的耐受能力显著提高的重组乳酸乳球菌L lactis(GlnP)以及L lactis(GlnQ);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重组乳酸乳球菌L lactis(GlnP)对在酸性条件下的耐受能力较对照菌株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对乳酸的耐受能力较对照菌株提高了15.2倍;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重组乳酸乳球菌L lactis(GlnQ)在酸性条件下的耐受能力较对照菌株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对乳酸的耐受能力较对照菌株提高了11.4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乳酸菌对酸性条件的耐受能力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以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人类应用最早的细菌之一,早在公元前3世纪,我们的祖先就用它来制作泡菜和腌菜,长期以来,这些细菌一直被用于食品的加工制作。同时,乳酸菌中的部分益生菌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食品保藏性和附加值,而且作为人体胃肠道的益生菌群,具有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等多种功能。
但是,在食品工业生产过程中,随着乳酸菌菌体的代谢生长过程,酸性物质也随之产生并积累;此外,当乳酸菌被食用后进入胃,胃酸的产生会使胃中的pH值极低,因此,在乳酸菌的在食品工业生产过程中以及作为益生菌在人体胃肠道系统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来自外界环境的多种环境胁迫,包括酸胁迫、乙醇胁迫、氧胁迫、盐胁迫等,这些环境胁迫均严重限制着乳酸菌生长性能。
而在乳酸菌面临的众多胁迫条件中,酸胁迫是影响其生理活性的重要胁迫条件。
酸胁迫是由乳酸菌代谢产物乳酸、乙酸等酸性物质造成的,随着菌体的代谢生长过程,酸性物质也随之产生并积累,这些积累的乳酸、乙酸等酸性物质通过被动扩散进入细胞质,由于胞内的pH通常较胞外的pH高0.5~1.0,进入胞内的乳酸、乙酸等迅速解离,导致胞内pH的快速降低,使得细胞面临严重的酸胁迫,严重影响了细胞的生理活性,大大降低了乳酸菌食品微生物制造的效率,其中,以乳酸的积累导致的酸胁迫是最重要的胁迫之一。
对于酸胁迫,为维持乳酸菌发酵生产的稳定性并提高生产效率,过去,工业上常常通过在乳酸菌发酵的过程中添加外源中和剂来维持pH处于稳定的范围,例如,通过添加碱性物质(氨水或NaOH)来控制发酵环境的pH值。
然而,碱性物质的添加往往会导致副产物的积累,而副产物中形成的盐类会再次导致细胞处于高渗的环境,从而造成渗透压胁迫的产生,再次影响菌体的生长与代谢。
因此,急需找到一种可提高乳酸菌在酸性条件下的耐受能力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乳酸菌对酸性条件的耐受能力的方法。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乳酸菌对酸性条件的耐受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为以乳酸菌为宿主,过量表达微生物细胞膜上用于转运谷氨酰胺的谷氨酰胺ABC转运蛋白GlnP和/或微生物细胞膜上用于转运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谷氨酰胺转运ATP结合蛋白GlnQ。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谷氨酰胺ABC转运蛋白GlnP和/或谷氨酰胺转运ATP结合蛋白GlnQ来源于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NZ9000。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编码所述谷氨酰胺ABC转运蛋白GlnP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所述谷氨酰胺转运ATP结合蛋白GlnQ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4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