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线运输轨道车辆及其受流器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4829.1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6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谭本旭;王位;彭新平;万尚存;刘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9 | 分类号: | B60L5/3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输 轨道 车辆 及其 受流器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跨线运输轨道车辆及其受流器控制系统、方法,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当轨道车辆运行至待跨线路入口时,获取待跨线路的第三轨参数,判断受流器与当前线路的第三轨对应的所有受流器参数中是否存在待调整受流器参数,若是,生成与待调整受流器参数对应的调整指令;驱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调整指令后调整待调整受流器参数,直至待调整受流器参数处于与其对应的第三轨参数的允差范围内。当轨道车辆运行至待跨线路入口时,本申请通过驱动模块调整受流器参数,以使受流器参数与待跨线路的第三轨匹配,为轨道车辆供电,不需要人工调整各受流器参数,提高调整受流器的效率,可靠性更高,提高轨道车辆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跨线运输轨道车辆及其受流器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第三轨是指安装在城市轨道(地铁、轻轨等)线路旁边,用来供电的一条轨道,与受流器配套工作,为轨道车辆上的所有设备提供电力支持,不同线路第三轨的中心线距线路轨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不一致,不同的第三轨的受流面距线路轨面高度也不一致,这样导致轨道车辆在跨线运输时安装在轨道车辆上的受流器不能兼顾所有情况,通用性差。同时,随着轨道车辆的车轮轮缘等磨耗的加大,安装在转向架构架上的受流器会整体下沉,为保证整套受流器不超限,当车轮踏面磨耗达到某规定值时,则需人工调整受流器的受电靴面距轨面的高度。此外,受电靴中心线距轨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则需要轨道车辆在设计阶段依据第三轨的信息来调整受流器摆臂长度等手段来适应线路限界条件,一旦受电靴的摆臂长度确定,要实现跨线运输则需要人工来实现调整,操作非常复杂,给用户运用带来较大的影响,降低了轨道车辆运行效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线运输轨道车辆及其受流器控制系统、方法,当轨道车辆运行至待跨线路入口时,本申请通过驱动模块调整受流器参数,以使受流器参数与待跨线路的第三轨匹配,为轨道车辆供电,不需要人工调整各受流器参数,提高调整受流器的效率,可靠性更高,提高轨道车辆运行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跨线运输轨道车辆的受流器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当轨道车辆运行至待跨线路入口时,获取所述待跨线路的第三轨参数,判断受流器与当前线路的第三轨对应的所有受流器参数中是否存在待调整受流器参数,若是,生成与所述待调整受流器参数对应的调整指令,其中,所述待调整受流器参数为未处于与其对应的第三轨参数的允差范围内的受流器参数;
驱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调整指令后调整所述待调整受流器参数,直至所述待调整受流器参数处于与其对应的第三轨参数的允差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第三轨参数包括第三轨中心线距轨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第三轨受流面距线路轨面的高度及第三轨限界;
相应的,所述受流器参数包括受电靴处于工作位时其中心线距所述轨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所述受电靴处于工作位时其受流面距所述线路轨面的高度及所述受电靴的受流面处于升/降位时距所述线路轨面的高度。
优选的,当所述待调整受流器参数为所述受电靴处于工作位时其中心线距所述轨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时,所述驱动模块,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调整指令后,通过调整受流器摆臂长度,以调整所述受电靴处于工作位时其中心线距所述轨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直至所述受电靴处于工作位时其中心线距所述轨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处于所述第三轨中心线距轨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的允差范围内。
优选的,当所述待调整受流器参数为所述受电靴处于工作位时其受流面距所述线路轨面的高度时,所述驱动模块,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调整指令后,通过调整所述受流器距轨面的高度,以调整所述受电靴处于工作位时其受流面距所述线路轨面的高度,直至所述受电靴处于工作位时其受流面距所述线路轨面的高度处于所述第三轨受流面距线路轨面的高度的允差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4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式移动装置的供电装置
- 下一篇: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