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叶红淡比绿茶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6367.7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9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辉;徐吉祥;黄自通;廖侦成;穆小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1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叶红淡 绿茶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叶红淡比绿茶及其加工方法,属于茶叶加工领域。本发明所述齿叶红淡比绿茶是用山茶科植物齿叶红淡比的嫩芽和/或鲜叶作为原料,按照绿茶的加工方法制备得到的。本发明齿叶红淡比绿茶产品冲泡后,产品的水浸出物含量高,产品汤色澄亮,滋味醇厚,香气浓郁;产品具有高比例的可溶性糖含量,品尝后,茶汤回甘极为显著。产品具有高儿茶素含量,较普通绿茶具有更好的减肥功效;产品中咖啡碱含量低,较普通绿茶更适合消费者晚上时间饮用及担心茶叶中咖啡碱影响睡眠的消费者饮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叶红淡比绿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采摘山茶科植物茶树新叶芽,经揉捻、烘干等典型工艺制作而成的产品。与红茶、黑茶加工工艺相比,绿茶加工过程中不包括后发酵工艺,因此绿茶产品中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其中绿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了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因此绿茶对于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减肥等均有特殊效果。如绿茶中含量较高的儿茶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加强新陈代谢,增强脂肪的氧化和能量消耗从而达到抑制肥胖的作用,尤其是对内脏脂肪的抑制作用,能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
尽管当前绿茶产品具有较高的养生效果,但是绿茶中高含量的咖啡碱也使绿茶的饮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如能研制咖啡碱含量低的绿茶新产品,并将产品投放市场,产品将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用于制作绿茶的山茶科植物主要是山茶科山茶属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L.)Kuntze),例如龙井长条。使用山茶科山茶属以外植物制作绿茶产品,由于大多数产品整体口感不佳,营养价值不明确,且茶叶在加工过程中易碎,塑形难度大,导致产品经济价值不高、社会接受程度低,所以目前很少有使用山茶科山茶属以外植物制作绿茶的报道及相关产品的市场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山茶科山茶属以外的植物齿叶红淡比树叶制作的绿茶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齿叶红淡比绿茶,所述齿叶红淡比绿茶是用山茶科植物齿叶红淡比的嫩芽和/或不超过一芽五叶的鲜叶作为原料,按照绿茶的加工方法制备得到的。
齿叶红淡比,学名:Cleyera lipingensis,山茶科红淡比属植物,是红淡比品种的变种。叶缘有明显的锯齿以及顶芽、嫩枝、叶柄均疏生短柔毛,有时花梗也疏被短柔毛。生长于海拔250-1500米的山地密林或沟谷溪边疏林中。
在本发明之前没有采用齿叶红淡比树叶制作茶叶的公开报道,本行业技术人员也没有对红淡比树叶的特性进行分析,所以基于现有技术的研究,本行业技术人员并不确定其是否适合制作绿茶。
发明人研究发现齿叶红淡比树叶可溶性糖的含量高、咖啡碱含量低,可用于加工绿茶。
此外,根据发明人的研究发现,利用齿叶红淡比加工绿茶主要难点在于:1、茶叶在加工过程中易碎,塑形难度大;2、需要根据齿叶红淡比嫩叶的理化特性确定合适的揉捻强度与时间,以确保加工产品适合冲泡饮用。
为解决茶叶易碎、塑形难度大及难以达到合适的细胞破裂率的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手段有:(1)根据茶叶老嫩程度使用不同的揉捻力度进行揉捻,嫩叶轻柔,老叶重揉;(2)采用分次揉捻的方式进行揉捻。初次揉捻后,进行初焙,使树叶水分降至30-40%,然后对经初焙摊凉后的树叶进行再次揉捻。初焙后的树叶的韧性增加,在再次揉捻期间不易破碎。
优选的,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和/或一芽五叶,根据绿茶制作等级而调整。超过一芽五叶,齿叶红淡比绿茶产品品质将降低:茶叶滋味及香味物质含量降低,揉捻时更难塑形。
优选的,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63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配茶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螺杆式茶叶拼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