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分子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提取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7876.1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6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洪鹏志;刘唤明;周春霞;邓楚津;杨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4/78;C07K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杨小东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湛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皮胶原蛋白 小分子 酶解处理 酶解 制备 蛋白酶 脱色 鱼皮 预处理 蛋白质降解 改性活性炭 工业化规模 分散均匀 市场潜力 脱腥效果 脱脂处理 吸附性能 原料准备 酶解液 应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分子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提取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准备、酶解预处理、酶解处理等步骤,本发明一种小分子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提取制备方法,先对鱼皮进行脱脂处理后再进行酶解处理,酶解处理过程中采用多种不同的蛋白酶对鱼皮进行酶解,不仅可以提高酶解速度,还能有效降低蛋白酶的用量,能够有效提高小分子鱼皮胶原蛋白肽的产量。本发明的提取方法中采用改性活性炭进行脱色,吸附性能佳,在酶解液能够分散均匀,在用量少、时间短的条件下即能达到良好的脱色脱腥效果,且有效成分不损失,提取方法具有投入低、操作简单、蛋白质降解效果好、鱼皮胶原蛋白肽获得率高的优势,易于工业化规模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原蛋白肽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小分子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提取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原蛋白是动物细胞合成的一种天然生物高分子,作为细胞外基质中的重要成分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内,约占动物总蛋白的30%,胶原蛋白具有高度抗延伸能力,使得皮肤等结缔组织得以维持一定的结构并具有特殊的机械力学性质以实现支撑和保护细胞、组织和机体功能,对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性能等方面十分关键。
胶原蛋白肽是指以胶原组织为原料,通过深度水解获得的具有特殊功能的低分子量的生物活性肤,分子量小,与胶原蛋白相比,胶原蛋白肽更易被人体吸收,吸收率约95%以上,而胶原蛋白的吸收率只有25%。胶原蛋白肚的亲水基团较多,因此水溶性更好,利用降解手段切断胶原蛋白的肤键,使功能性的片断显露出来,使得胶原蛋白肽中存在大量的生物活性组分,包括具有抗氧化、抑制ACE活性、抗溃疡、抑制关节炎、提高免疫力、增强骨密度以及预防骨质疏松等生物活性的肤,因此可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保健食品和医药制品等领域中。
一般,小分子胶原蛋白肽可以作为有效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高档化妆品、保健食品等与人体健康相关的行业。目前,国内外用于制备小分子胶原蛋白肽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猪皮和牛皮。然而,由于对疯牛病、猪口蹄疫的恐慌以及宗教信仰等原因,以水产加工废弃物尤其利用鱼皮制备小分子胶原蛋白肽不断受到关注。据报道,小分子胶原蛋白肽易于消化吸收,具有保护胃粘膜防止胃溃疡,促进钙吸收防治骨质疏松,促进皮肤胶原代谢,抑制血压上升,以及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含量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导致市场对胶原蛋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目前,利用以鱼皮为原料制备小分子胶原蛋白肽在国内外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在胶原蛋白肽的提取方法中,利用蛋白酶对胶原蛋白进行酶解不仅效率高、而且产品的分子量分布容易控制,因此酶解提取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然而,由于蛋白酶价格昂贵,如果没有对提取工艺进行合理设计,不仅需要添加大量的蛋白酶,而且酶解时间长,造成生产成本偏高,产品分子量分布广。另一方面,利用鱼皮制备的小分子胶原蛋白肽都存在颜色深、带有鱼腥味,导致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分子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提取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分子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提取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取新鲜鱼类采集鱼皮,将鱼皮洗净,沥干鱼皮表面的水,将鱼皮切碎;
S2、脱脂处理:往切碎的鱼皮中加入氢氧化钠和水,搅拌20-30min后静置4-6h,滤去水,对鱼皮进行脱脂处理,脱脂结束将鱼皮冲洗2-3次;
S3、酶解预处理:向脱脂的碎鱼皮中加入2-4倍碎鱼皮质量的去离子水,打浆并混合,得到浆液;
S4、酶解处理:向浆液中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
S5、灭活处理:将酶解液进行灭酶活性处理,得到灭酶酶解液;
S6、离心处理:将灭酶酶解液置于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取上清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78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