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识别2D/3D视频格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0849.X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2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詹伶俐;王元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H04N13/359;H04N1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识别 视点 播放器 读取 采样预处理 高度相似性 时间复杂度 播放模式 视频格式 手动切换 像素空间 标志位 低空间 复杂度 视频源 视频帧 源视频 帧图像 变性 跳变 图像 播放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识别2D/3D视频格式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读取待播放的视频帧;对帧图像采样预处理;计算相关系数,进行跳变性和相关性检测;判断该视频格式是否是3D视频。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自动识别2D‑3D视频的方法,该方法利用3D片源图像由不同视点带来的特定位置像素空间分布跳变和不同视点间内容的高度相似性,实现低时间复杂度和低空间复杂度。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播放器需要手动切换播放模式缺点,且无需在视频源上添加标志位,破坏源视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频处理,特别是一种自动识别2D/3D视频格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涌现出很多桌面级和便携式(如手机、pad)的视差立体显示设备。这些立体显示器都是2D/3D兼容型的立体显示装置。面对用户对不同片源的观看需求,需要提前给定一个信号来告知显示设备片源的格式,设备才能做出正确的硬件响应,判断出是否需要对图像进行融合处理以及以何种方式来读取图像进行融合。
目前通行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一、手动直接切换显示器的工作模式;二、通过在播放软件中选择播放模式,然后让播放软件与硬件通信,完成显示模式的切换;三、在视频的内容上进行标记,由播放器读取标记数据,再完成与硬件的自动通信。
以上的解决方案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前两种手动模式对用户体验不够便捷,第三种方式会损坏视频内容,且通用性不强。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智能、通用的视频格式自动识别方法,以实现2D/3D兼容型显示器的自动播放。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的2D/3D兼容型立体显示器需要手动的选择播放模式,以适应播放的内容是2D还是3D的,是左右格式的3D还是上下格式的3D视频,或者以损坏画质为代价,在片源上添加标识信息。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2D/3D视频格式的方法,克服了现有2D/3D兼容型显示器需要手动切换播放模式的缺点。该方法利用3D片源图像由不同视点带来的特定位置像素空间分布跳变和不同视点间内容的高度相似性,实现低时间复杂度、低空间复杂度和高的识别率。
一种自动识别2D/3D视频格式的方法,由帧特征数据采样,跳变性检测,相关性检测和2D/3D判别器四个部分构成:帧特征数据采样模块负责对视频数据采样,以获得稀疏的特征数据;对采样得到的特征数据进行跳变性检测和相关性检测,输出跳变性系数和相关性系数;2D/3D判别器综合输入的跳变性系数和相关性系数判别视频属于2D还是3D视频格式。
3D视频是指基于视差原理的不同视点图左右拼接或上下拼接得到的帧序列;跳变性是指3D视频的帧图像在视点拼接处违反自然图像连续性约束,出现像素值分布的跳变性;相关性是指3D视频的帧图像存在左右或上下像素值分布的相似性。
具体技术方案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帧特征数据采样。
记表示图I的第i行,表示图I的第i列,w表示图I的列数,h表示图I的行数;读取视频中的一帧有效帧I,并取出
所述的有效帧是指非视频中插帧用的全黑帧或全白帧。
步骤二、跳变性检测。
记y=conv(a,b)为对向量a和向量b进行互相关计算得到相关系数y,记判定两个向量不相关的阈值为Tneg;分别对进行归一化,去除图像内容干扰,得到新的数据集分别计算如果yw/2+1,w/2<Tneg,则不相关,记左右跳变性系数Dl_f=1,否则Dl_f=0;如果yh/2+1,h/2<Tneg,则不相关,记上下跳变性系数Du_d=1,否则Du_d=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08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