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管类零部件的抗弯测试机构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2235.5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5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崔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龙精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G01N3/12;G01N3/04;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刘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零部件 测试 机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汽车管类零部件的抗弯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测试底座(13),所述水平测试底座(13)上设置有水平的T型滑轨槽(28),所述T型滑轨槽(28)内滑动设置有滑台(20),所述滑台(20)能沿所述T型滑轨槽(28)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台(20)上设置有滑轨(27),所述滑轨(27)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T型滑轨槽(28)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滑轨(27)内滑动设置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能沿所述滑轨(27)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块(12)上固定安装有竖向的第一支座(7),所述滑台(20)的右端上侧固定安装有竖向的第二支座(17);所述水平测试底座(13)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支座(11);
所述第二支座(17)上设置有贯通的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内紧配安装有轴承(26);所述第一支座(7)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螺纹孔(24),所述第三支座(11)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螺纹孔(25);所述轴承(26)、第一传动螺纹孔(24)和第二传动螺纹孔(25)相互同轴心设置;
还包括传动轴(10),所述传动轴(10)的右端轴壁与所述轴承(26)的内圈紧配安装;所述传动轴(10)上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段螺纹(8)和第二段螺纹(14),所述第一段螺纹(8)与第二段螺纹(14)的螺旋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段螺纹(14)的螺旋距是第一段螺纹(8)的螺旋距的两倍;所述第一段螺纹(8)与第三支座(11)上的第二传动螺纹孔(25)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段螺纹(14)与第一支座(7)上的第一传动螺纹孔(24)螺纹传动连接;
所述传动轴(10)的右端部同轴心设置有量棒插入孔(29);所述水平测试底座(13)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第四支座(22);还包括与所述传动轴(10)同轴心设置的量棒(19),所述量棒(19)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座(22),所述量棒(19)的左端滑动插入所述量棒插入孔(29)中;所述量棒(19)的外表面沿长度方向直线阵列设置有刻度线,所述传动轴(10)的右端轮廓(10.1)与所述量棒(19)上的刻度线相对应;
所述第一支座(7)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槽轮支架(23),所述第二支座(17)上安装有第二槽轮支架(23.2),所述第一槽轮支架(23)和第二槽轮支架(23.2)上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V形槽轮(6)和第二V型槽轮(18);
还包括被测管件(16),所述被测管件(16)的两端水平架设在所述第一V形槽轮(6)和第二V型槽轮(18)上;所述被测管件(16)的上方还设置有顶弯机构;所述顶弯机构能向下顶弯所述被测管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管类零部件的抗弯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0)的左端设置有助力转轮盘(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管类零部件的抗弯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弯机构包括固定安装的竖向支撑臂(4),所述竖向支撑臂(4)上端固定连接有横向的悬臂梁(2),所述悬臂梁(2)上安装有竖向的液压装置(1),所述液压装置(1) 的液压推杆(3)上安装有推力传感器(15),所述液压推杆(3)的末端固定安装有顶压头(5);所述顶压头(5)位于所述第一V形槽轮(6)与第二V型槽轮(18)之间连线的中点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管类零部件的抗弯测试机构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被测管件(16)的两端水平架设在所述第一V形槽轮(6)和第二V型槽轮(18)上,然后液压装置(1)带动顶压头(5)向下顶压被测管件(16)的中部,并且液压装置(1)逐渐加压,待推力传感器(15)所检测到的顶压力达到预定数值后停止液压装置(1)加压,液压装置(1)带动顶压头(5)向上缩回,然后判断被测管件(16)是否发生明显的塑性弯曲形变,若该被测管件(16)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弯曲形变,则判定该被测管件不合格;
在抗弯测试之前需要先根据被测管件(16)的长度来调节第一V形槽轮(6)与第二V型槽轮(18)之间的距离;若需要将第一V形槽轮(6)与第二V型槽轮(18)之间的距离调小,则手动顺时钟旋转助力转轮盘(9),进而使传动轴(10)顺时针旋转,此时第一段螺纹(8)在第二传动螺纹孔(25)内做螺纹传动,第二段螺纹(14)在第一传动螺纹孔(24)内做螺纹传动;由于第三支座(11)处于固定安装状态,因此第一段螺纹(8)与第二传动螺纹孔(25)之间的螺纹传动使传动轴(10)自身向左位移,由于传动轴(10)是通过轴承(26)与第二支座(17)是紧配连接的,进而传动轴(10)的向左位移带动第二支座(17)和滑台(20)所构成的一体结构同步沿所述T型滑轨槽(28)向左位移,进而使第二V型槽轮(18)向左位移;
与此同时第二段螺纹(14)与第一传动螺纹孔(24)之间的螺纹传动使第一支座(7)和滑块(12)所构成的一体化结构向右位移,进而使第一V形槽轮(6)向右位移;进而使第一V形槽轮(6)与第二V型槽轮(18)之间做相互靠近的运动;
由于第二段螺纹(14)的螺旋距是第一段螺纹(8)的螺旋距的两倍,进而在传动轴(10)相同转速下使第二段螺纹(14)的传动速度是第一段螺纹(8)的传动速度的一倍,既是第一段螺纹(8)的传动速度大小为v,第二段螺纹(14)的传动速度大小为2v;由于第二支座(17)与传动轴(10)在轴线方向上是同步的,进而第二支座(17)向左运行的绝对速度大小为v,进而使第二V型槽轮(18)向左做绝对速度大小为v的位移;
而第二段螺纹(14)的传动使第一支座(7)相对于传动轴(10)向右的相对速度大小为2v,由于传动轴(10)自身在第一段螺纹(8)的传动下在做速度大小为v的向左运动,因此第一支座(7)向右的绝对速度大小为2v-v=v;进而使第一V形槽轮(6)向右做绝对速度大小为v的位移;
进而使第一V形槽轮(6)与第二V型槽轮(18)之间做相互靠近的速度大小相同的运动;进而使顶压头(5)始终位于第一V形槽轮(6)与第二V型槽轮(18)之间连线的中点正上方;使顶压头(5)向下顶弯被测管件(16)时的受力点始终在位于第一V形槽轮(6)与第二V型槽轮(18)之间连线的中点处,保证检测抗弯特性的的一致性;
在调整第一V形槽轮(6)与第二V型槽轮(18)之间的距离的过程中实时观测传动轴(10)右端轮廓(10.1)所在位置的量棒(19)刻度线所显示的示数,由于第一V形槽轮(6)与第二V型槽轮(18)之间的距离与量棒(19)插入量棒插入孔(29)中的插入长度是成正比的,因此将该刻度线上的示数进行长度转化即可得到第一V形槽轮(6)与第二V型槽轮(18)之间的距离,该量棒(19)还起到对传动轴(10)的支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龙精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龙精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22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