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安全驾驶的车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3786.3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4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程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技智慧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8/02 | 分类号: | B60K28/02;B60K28/06;B60W30/00;B60W30/14;B60W40/08;H04W4/02;H04W4/40;B60W6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省成都市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安全 驾驶 车载 设备 | ||
1.一种适用于安全驾驶的车载设备,所述车载设备安装于车辆装置(20)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设备至少具有识别模块(30)以及具有校正单元(404)的第一鉴权模块(40),所述车载设备配置为:
基于识别模块(30)和用户的个人信息生成第一风险参数;
第一鉴权模块(40)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风险参数处于预设阈值之内启动并基于用户的历史驾驶信息和实时生理信息来生成第二风险参数;
校正单元(404)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风险参数处于预设阈值之内时启动并通过提取用户个人历史驾驶信息和/或生理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指标对所述第二风险参数进行校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设备还包括第二鉴权模块(50),所述车载设备还配置为:
所述第二鉴权模块(50)配置为向用户展示由声音、图像和/或视频组成的模拟道路信息并基于收集的所述用户的反馈信息来生成反映其实际驾驶能力的第三风险参数,其中:
所述模拟道路信息包含至少一个驾驶场景,所述驾驶场景按照使得能够检测所述用户的实际驾驶水平的方式设置并以随机的或者可选择的方式推送至所述第二鉴权模块(50)的显示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设备还包括第三鉴权模块(60),所述车载设备还配置为:
非特定用户携带的呈智能通信设备形式的移动端(10)能够与所述车载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来判断用户对共享汽车的使用权限,其中:
所述移动端(10)的触发访问而启动;
所述第三鉴权模块(60)基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风险参数生成的第四风险参数来评估所述用户的安全驾驶等级并基于所述安全驾驶等级确定所述用户在使用共享汽车时的驾驶权限。
4.一种适用于驾驶权限授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至少包括识别模块(30)、第一鉴权模块(40)和第二鉴权模块(50),所述系统配置为:
所述识别模块(30)配置为获取第一风险参数;所述第一鉴权模块(40)配置为获取第二风险参数,
所述识别模块(30)基于移动端的触发访问而启动并基于所述用户的个人信息生成第一风险参数,所述第一鉴权模块(40)在所述第一风险参数处于预设阈值之内启动并基于用户的历史驾驶信息和实时生理信息来生成第二风险参数,
所述第二鉴权模块(50)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风险参数和/或第二风险参数的等级来调整对用户的测试时间,其中:
所述第一风险参数或第二风险参数为一级时,所述第二鉴权模块(50)缩短所述测试时间,
所述第一风险参数或第二风险参数为二级时,所述第二鉴权模块(50)按照正常设置时间测试,
所述第一风险参数或第二风险参数三级时,所述第二鉴权模块(50)延长所述测试时间,
所述第一风险参数为或第二风险参数四级及以上时,所述第二鉴权模块(50)拒绝启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鉴权模块(40)至少包括第一存储单元(401)、生理信息检测单元(402)、第一分析单元(403)和校正单元(404),其中,
所述第一分析单元(403)基于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401)中读取的用户个人历史驾驶信息和通过所述生理信息检测单元(402)检测的用户实时生理信息的分析结果采用加权法来生成所述第二风险参数。
6.一种用于判断驾驶人员驾驶权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至少包括第三鉴权模块(60)和车辆装置(20),所述第三鉴权模块(60)还被配置为基于用户的驾驶权限将其至少归类至正常型用户、限制型用户或危险型用户,其中:
所述限制型用户拥有与其驾驶权限相匹配的对所述车辆装置(20)的控制能力;
对于限制型用户,基于其驾驶权限预先对所述车辆装置(20)的点火控制单元、驻车控制单元、制动控制单元、加速度控制单元和/或转向控制单元进行调整并在导航系统中将所述用户的限制路线隐藏,并且在所述驾驶人员行驶过程中对其驾驶行为进行监控和/或纠正,
所述系统将评估的用户风险参数与订单价格进行关联,从而提高共享汽车使用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技智慧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技智慧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37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旁视判定装置、旁视判定方法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酒驾防控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