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扭基准轴组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4421.2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0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保文成;李颖慧;鲁攀;刘芳;李均;姚俊征;吴加燕;张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5B27/02;B23P1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刘丽敏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准 组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测扭基准轴组件的加工方法,所述测扭基准轴组件包括:基准轴前段(10)及基准轴后段(20),所述基准轴前段(10)与所述基准轴后段(20)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杆部,所述杆部外周设有凸台(30),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粗磨所述基准轴前段(10)和凸台(30),为后续在镀镍工序和装配胶接密封环过程中出现的变形留有余量;
精磨所述基准轴后段(20);
在基准轴后段(20)的外周面和内孔镀镍,在镀镍工序过程中,采用专用工装竖直悬挂测扭基准轴组件,以减少在镀镍过程中的变形;
装配密封环(40),利用导入工装(50)装配密封环(40),使密封环(40)穿过基准轴前段(10)和凸台(30)后与杆部过盈配合;
在所述杆部上对应安装所述密封环(40)的位置涂胶,并且在所述凸台(30)上与所述密封环(40)贴合的端面涂胶;并在常温下固化,在常温下固化8个小时;然后再加温固化,密封环(40)在150度环境下保温固化2个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在加温固化过程中采用专用工装竖直悬挂测扭基准轴组件,以减少胶接过程中测扭基准轴组件的变形;
精磨所述基准轴前段(10)和凸台(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扭基准轴组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准轴后段(20)镀镍之后精磨所述基准轴前段(10)和凸台(3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导入工装(50)包括与所述基准轴前段(10)端面配合的锥形引导销(51),所述锥形引导销(51)用于缓慢撑大所述密封环(40),通过施加于所述密封环(40)上的外力将所述密封环(40)套设至所述基准轴前段(10)上;
所述导入工装(50)还包括与所述杆部配合的引导套(52),所述引导套(52)包括两个半环的锥形引导套;所述引导套(52)的内径与所述杆部的外径匹配,通过施加于所述密封环(40)的外力将套设在所述基准轴前段(10)上的密封环(40)移动至所述引导套(52)上,而后将所述引导套(52)及密封环(40)移向所述凸台(30),并将所述密封环(40)单独移动至所述凸台(30)上,然后所述密封环(40)穿过所述凸台(30)与所述杆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扭基准轴组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粗磨所述基准轴前段(10)和所述凸台(3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磨削所述测扭基准轴组件的中心孔;然后车削所述基准轴前段(10)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扭基准轴组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粗磨所述基准轴前段(10)和所述凸台(3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磨削所述凸台(30)的端面;然后去除所述凸台(30)外周面的毛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扭基准轴组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精磨所述基准轴前段(10)和所述凸台(3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车削所述凸台(30)边缘的倒角;然后去除所述凸台(30)边缘的毛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扭基准轴组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粗磨所述基准轴前段(10)和所述凸台(3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测扭基准轴组件的平衡性;并检验所述测扭基准轴组件的尺寸和跳动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扭基准轴组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装配密封环(40)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锥形引导销(51)与所述基准轴前段(10)端面的内孔定位,将所述密封环(40)套入所述锥形引导销(51)上并缓慢撑大,而后通过施加于所述密封环(40)的外力将所述密封环(40)套设在所述基准轴前段(10)上;
利用两个半环的锥形引导套,使其与所述杆部的外径定位,通过施加于所述密封环(40)的外力将所述密封环(40)移动至所述引导套(52)上;
通过施加于所述引导套(52)的外力将所述引导套(52)和所述密封环(40)移动至所述凸台(30),并将所述密封环(40)单独移动至所述凸台(30)上;
通过施加于所述密封环(40)的外力将所述密封环(40)穿过所述凸台(30)与所述杆部贴合,并且所述密封环(40)靠近所述基准轴前段(10)的一端与所述凸台(30)的端面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44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筒焊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单轴颈转子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