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天线测试方法及单探头球面近场采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5154.0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1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雒建华;吴美之;郑洪鹰;张晓军;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星磁检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0 | 分类号: | G01R29/10;G01R15/0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黄绍彬;詹仲国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面 圆弧形齿条 采样装置 单探头 近场 汽车天线 钢架 测量系统 弧形钢架 坦克链式 探头基座 导轨 竖直支撑架 测试 采样位置 测试工序 测试效率 建设成本 精密控制 伺服电机 天线近场 往返运动 信息采样 远场测试 预置 整车 天线 室内 地下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天线测试方法及单探头球面近场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天线近场测试工序、天线远场测试工序。单探头球面近场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置在地下的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钢架;圆弧形齿条;坦克链式导轨;设置在圆弧形齿条上的探头基座和控制钢架旋转、探头基座沿圆弧形齿条往返运动的伺服电机,所述钢架包括竖直支撑架和弧形钢架,所述圆弧形齿条和坦克链式导轨设置在弧形钢架上。灵活、准确地解决汽车天线整车测量系统中关键的信息采样难题,并不对共用场地的其它测量系统产生干扰;室内单探头球面近场采样装置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测试效率、采样位置可精密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天线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天线测试方法及单探头球面近场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已成为当前人们的生活的必须品,除了具有安全、方便的交通功能外,汽车亦成为综合通信终端,如:广播、电视、移动互联网、移动电话、蓝牙、自动缴费、导航、自动驾驶等均已综合到汽车中,多种通信设备高度集中,必然使汽车处于非常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将对汽车安全行驶的控制系统产生影响,增加汽车行驶安全隐患,在汽车研发中,必须对安装于汽车不同位置的通信天线的辐射特性进行精确设计与测量,其参数作为汽车EMC设计的重要依据。然而汽车框架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复杂结构,通过仿真计算对天线辐射的影响建模过程非常复杂,运算量很大,准确度不高,在实际工作中都是采用直接测量获得数据。国外车企都建有型式多样的整车测量场地,国内只有极个别整车测试场,主要是因建设需要的场地大,近、远场结合,系统复杂,建设成本非常高。由于汽车中安装使用的各种通信天线工作频率各不相同,覆盖很宽,必须用近场测试系统和远场测试系统相结合解决天线辐射性能测量问题。
近场测量技术代表着天线测量的发展方向。其技术的优点是:所需要的场地小,可以在微波暗室内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免去了建造大型微波暗室的困难。近场测量技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极小,保证全天候都能顺利进行三维空间全息测量,快速给出天线三维方向图的全部指标,及三维全息数据的先进技术。近场测量应用于汽车天线测量与其它测量天线的要求不同,其一是汽车中使用的天线工作频率覆盖很宽,从500KHz—6000GHz,比一般通信天线更向低频率扩展;其二是汽车本身的体积和重量,需要载重量大的测试转台和很大尺寸的扫描架才能实现精确测量,其三是只需要测量地面以上区域,不需要全方位测量。
汽车天线辐射性能指标和测量方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国外车企都按照自己制定的企业标准执行;国内车企基本上参考外企标准,国标还在讨论中。因此,国内很少有能够测量整车的天线测试场,国外的测试场都是早期建造,为了满足现在不断扩展的频率要求,只能不断改造升级。国外使用的场地有“室内近场单探头90°拱”、“室内近场球面多探头”和室外场,室外场因受天气和空间电磁波影响,使用效率低,准确度差,已不再考虑建设。
室内近场测试系统性能比较
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室内单探头球面近场采样装置”,本装置有别于其它测量系统,在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测试效率、采样位置可控等方面均有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灵活、准确地解决汽车天线整车测量系统中关键的信息采样难题,并不对共用场地的其它测量系统产生干扰的汽车天线测试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单探头球面近场采样装置。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汽车天线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天线近场测试工序、天线远场测试工序,天线近场测试工序主要是采用网络分析仪的第一端口发射频段信号,由发射天线发出,网络分析仪的第二端口对被测试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出近场接收电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星磁检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星磁检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5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