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骨藤有效部位群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6862.6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育辰;刘刚;杨洪秀;张玲玲;杨婉珠;金文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7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赵恒英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骨藤 有效 部位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骨藤有效部位群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对绿原酸、隐绿原酸、新绿原酸、异绿原酸C和原花青素A2的含量进行检测,所述检测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可靠,为黑骨藤药材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并为药材最佳产地的确定奠定基础。有助于在生产上确定药材适宜生长区,指导药材采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骨藤有效部位群的检测方法,属于药品技术的领域。
背景技术
黑骨藤(
黑骨藤是常用苗药之一,是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黑骨藤伸筋透骨液、黑骨藤伸筋透骨喷雾剂的重要组成药味。目前,黑骨藤仍执行的是2003 版《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此标准中只有来源、性状、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等项目,没有对其药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难以控制药材及其成方制剂的质量,无法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近几年对黑骨藤的研究多集中在化学成分、总皂苷、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和药理作用等方面,未见关于绿原酸、隐绿原酸、新绿原酸、异绿原酸C和原花青素A2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报道。限制了对苗药黑骨藤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骨藤有效部位群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对绿原酸、隐绿原酸、新绿原酸、异绿原酸C和原花青素A2的含量进行检测,所述检测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可靠,为黑骨藤药材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并为药材最佳产地的确定奠定基础。有助于在生产上确定药材适宜生长区,指导药材采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黑骨藤有效部位群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是对绿原酸、隐绿原酸、新绿原酸、异绿原酸C和原花青素A2进行含量测定。
前述的黑骨藤有效部位群的检测方法中,所述的对绿原酸、隐绿原酸、新绿原酸、异绿原酸C和原花青素A2进行含量测定是: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对照品绿原酸、隐绿原酸、新绿原酸、异绿原酸C和原花青素A2,置于容量瓶中,溶解,摇匀,制成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黑骨藤有效部位群粉末,置于容量瓶中加色谱甲醇溶解并稀释,摇匀,过0.45 μm微孔滤膜,取续滤液,即得;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Xtimate C18,4.6×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为A相,0.2 %磷酸水溶液为B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330 nm和280 nm;柱温30℃;
测定方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测量绿原酸、隐绿原酸、新绿原酸、异绿原酸C和原花青素A2峰的面积,计算,即得。
前述的黑骨藤有效部位群的检测方法中,所述的供试品溶液按下述步骤进行制备:
①取过40目筛的黑骨藤药材粉末100 g,分别加8倍、6倍、6倍70 %乙醇回流提取3次,提取时间对应为1.5 h、1 h、1 h,粗过滤后抽滤,旋至无醇味,定容于1000 mL容量瓶中,摇匀,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过夜;依次分别用1200 mL蒸馏水、2500 mL70 %乙醇、3000 mL95 %乙醇冲柱,将70 %乙醇部分旋至近膏状,干燥,称重后取出,密封放于4~9℃冰箱中,得黑骨藤有效部位群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中医学院,未经贵阳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6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