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法脱硫废液蓄热式焚烧制取SO2过程气工艺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7709.5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9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丽;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市昊通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4 | 分类号: | F23G7/04;F23G5/14;F23G5/44;C01B17/50 |
代理公司: | 大连大工智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4 | 代理人: | 崔雪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液 氨法脱硫 蓄热式焚烧 过程气 制取 工艺及系统 蓄热体 蓄热式焚烧炉 高温过程气 可燃物燃烧 煤气消耗量 室内温度场 二次燃烧 加热周期 冷却周期 热量传递 热量回收 蓄热式 硫磺 吸入 燃烧 转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氨法脱硫废液蓄热式焚烧制取SO2过程气工艺及系统,所述氨法脱硫废液蓄热式焚烧制取SO2过程气工艺以氨法脱硫废液为原料,采用蓄热式焚烧工艺及系统在蓄热式焚烧炉内将氨法脱硫废液中硫磺、(NH4)2S2O3、NH4SCN和(NH4)2SO4中的S转化为SO2过程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氨法脱硫废液蓄热式焚烧制取SO2系统,该系统燃烧室内温度场均匀,通过二次燃烧使得废液中可燃物燃烧完全。SO2高温过程气与空气周期性地交替通过蓄热体。蓄热体在“加热周期”时吸入SO2过程气的热量,而在“冷却周期”时把热量传递给空气,实现蓄热式热量回收,减少了煤气消耗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氨法脱硫废液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氨法脱硫废液蓄热式焚烧制取SO2过程气工艺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焦化(含兰炭及低阶煤提质)及煤化工企业广泛采用氨法湿式氧化脱硫工艺,以除去煤气中的H2S、HCN杂质。氨法湿式氧化脱硫工艺是以煤气中的氨为碱源吸收煤气中H2S、HCN,脱硫富液经空气氧化再生,并将吸收的H2S、HCN转化成硫磺、(NH4)2S2O3、NH4SCN、(NH4)2SO4等盐类。该工艺的优点是脱硫效率高,无需外加碱,操作费用低。随着脱硫富液再生时的反应连续进行,脱硫液中的硫磺、(NH4)2S2O3、NH4SCN等盐类浓度不断积累,当总盐浓度达到250~300g/l时,煤气脱硫效率将显著下降。因此,需要将脱硫液中的硫磺分离出来并将部分脱硫液作为废液外排。
一种处理方法是脱硫废液提盐工艺:硫磺采用加热熔融的方式生产低品质硫磺产品,废液采用蒸发结晶方式加热浓缩制取混合盐,但该工艺能耗高,操作环境污染严重,硫磺和混合盐产品纯度低、销售比较困难。
另一种处理方法是脱硫废液焚烧制酸工艺:离心分离脱硫液中硫磺,部分滤液加热蒸发浓缩,硫磺与浓缩废液配制成含硫磺、含盐类和含水的浆液送至焚烧炉,在煤气助燃的条件下,焚烧炉内操作温度达到1100℃,浆液焚烧后产生的含SO2烟气经废热锅炉换热,换热后350~400℃的烟气再经冷却、干燥脱水后,送至制酸装置生产硫酸产品。废液制酸工艺能够很好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但由于配制浆液过程较为复杂,使得配制系统经常堵塞,尤其浆液含水量波动幅度较大导致盐类焚烧不完全;另外,为维持必需的焚烧温度而消耗大量高热值煤气,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废液制酸工艺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煤气氨法湿式氧化脱硫工艺产生的脱硫废液焚烧处理工艺中浆液中盐类不能完全焚烧和煤气消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氨法脱硫废液蓄热式焚烧制取SO2过程气工艺,该工艺能将氨法脱硫废液中硫磺、(NH4)2S2O3、NH4SCN和(NH4)2SO4通过焚烧方式制取SO2过程气,同时实现蓄热式热量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市昊通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市昊通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77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