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8350.3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7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殷婷;王攀;张晓东;倪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囊泡 制备 荧光 化合物B 油状液 水中 三乙二醇单甲醚 二氯甲烷/甲醇 对甲苯磺酰氯 二甲基甲酰胺 没食子酸甲酯 制备得化合物 二氯甲烷 强度稳定 四氢呋喃 乙醇原料 制备工艺 碘化钾 混合液 兼容性 亮黄色 水合肼 碳酸钾 体积比 荧光剂 油状物 乙醇 滴入 无水 甲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囊泡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如下:(1)以三乙二醇单甲醚、对甲苯磺酰氯和二氯甲烷为原料,制备得亮黄色油状物Me‑TEG‑Ts;(2)以Me‑TEG‑Ts、没食子酸甲酯、碘化钾、碳酸钾和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为原料,制备得一油状液,用体积比30:1的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液过柱得化合物A;(3)以水合肼、化合物A和乙醇为原料,制备得油状液化合物B;(4)以化合物B、芘甲醛、四氢呋喃和乙醇原料,制备得化合物G;(5)将化合物G溶于水中,得化合物G水溶液,吸取化合物G水溶液滴入水中,静置后得荧光囊泡。本发明的囊泡为一种新型结构的囊泡,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无荧光剂,且荧光强度稳定,兼容性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囊泡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荧光囊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囊泡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有序聚集而成,典型的聚合物囊泡是由封闭的双层膜及双层膜包裹的亲水核组成的球形或椭球形结构。形成聚合物囊泡的嵌段共聚物种类繁多,主要为合成的两亲性高分子化合物,其具有适宜的两亲性,以聚集成单层聚合物囊泡。现目前的聚合物囊泡主要用于包载药物:如亲水性化学药物、酶、蛋白及多肽、DNA或RNA等均可以溶解于其亲水核中,而疏水性药物则可以被增溶在双层膜疏水内核中。近年来,多种刺激敏感性材料的出现,赋予了聚合物囊泡多种刺激敏感性,使得其在药物的释放方面更加可控。聚合物囊泡作为药物载体,能够避免药物遭受体内pH及酶环境的破坏,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达到长效的目的,在医药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尤其是在生物成像和药物载体等方面,荧光囊泡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其制备方法也多式多样,但大多数荧光囊泡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制备过程中引入的荧光染料对于生物体或有不利影响。因此,设计一种简单、不添加荧光剂的方法来制备荧光囊泡有着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工业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囊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囊泡为一种新型结构的囊泡,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无荧光剂,且荧光强度稳定,兼容性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荧光囊泡,其化学结构式如附图3所示。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囊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三乙二醇单甲醚、对甲苯磺酰氯和二氯甲烷为原料,将原料混合使其溶解,然后冰浴搅拌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用pH试纸检验呈紫黑色,常温下搅拌反应,然后用水洗滤,下层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转蒸发溶剂得亮黄色油状物,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反应,分液,水层用二氯甲烷洗,然后合并有机相,用水洗,再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分液旋转蒸发溶剂得亮黄色油状物Me-TEG-Ts;
(2)以Me-TEG-Ts、没食子酸甲酯、碘化钾、碳酸钾和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为原料,将原料混合后在70-90℃下反应50-70小时,旋转蒸发溶剂,用二氯甲烷洗涤固体,洗涤液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再用饱和食盐水洗,旋转蒸发有机溶剂得一油状液,用体积比30:1的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液过柱得化合物A;
(3)以水合肼、化合物A和乙醇为原料,将原料混合后在60-80℃下反应2.5-3.5天,旋转蒸发浓缩后用二氯甲烷萃取,二氯甲烷萃取液用水洗,再用饱和食盐水洗,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转蒸发溶剂得油状液化合物B;
(4)以化合物B、芘甲醛、四氢呋喃和乙醇原料,将原料混合后在80-100℃下反应30-40小时,加入乙醚沉淀,离心,用二氯甲烷溶解沉淀后加入乙醚产生沉淀,离心,重复得化合物G;
(5)将化合物G溶于水中,得化合物G水溶液,吸取化合物G水溶液滴入水中,静置后得荧光囊泡。
前述的荧光囊泡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8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