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环焊缝缺陷安全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3680.1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1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珂;罗金恒;马卫锋;李丽锋;任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G01N2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焊缝 缺陷 安全评价 方法 | ||
一种管道环焊缝缺陷安全评价方法,环焊缝无损检测采用射线加超声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对环焊缝外检测结果进行检测结果评价,若射线和超声检测结果评判结果均为Ⅱ级及以下,则环焊缝安全评价结束,能够安全运行;若射线和超声检测任一评判结果为Ⅱ级以上缺陷,则通过缺陷规则化处理原则,进行尺寸规则化处理;对尺寸规则化后缺陷,进行评价,对于通过适用性评价的缺陷,则安全评价结束,安全运行;对未通过适用性评价的缺陷,开展补强修复、降压运行或者换管工作。通过使用本发明给出的管道换焊缝安全评价方法和流程,可以有效评价裂纹、气孔、未焊透、未熔合、夹渣、咬边等常见环焊缝缺陷的安全性,为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及维护提供建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这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道环焊缝缺陷安全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管道运输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但油气管道一旦发生失效,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环焊缝往往是管道安全的最薄弱环节,因为环焊缝缺陷导致油气输送管道失效的案例是屡见不鲜的。根据美国管道安全办公室(Office ofPipeline Safety)的统计结果,1985年至1996年期间,因为管道环焊缝问题导致输送危险液体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失效的事故率分别占12%和8%。在我国,环焊缝缺陷导致管道失效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约占管道失效事故的1/3。因此实施切实有效的在役油气管道环焊缝缺陷安全评价对保证我国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管道环焊缝的安全评价需要基于焊缝缺陷的定量无损检测结果开展。目前,在役油气管道的定量无损检测主要由内检测和外检测两类方法,而管道内检测多为采用漏磁原理的内检测器,对因金属损失导致的管体缺陷检测较为准确,对受焊缝余高、表面成型质量等多种影响的环焊缝缺陷无法有效识别,多表示为焊缝异常,仍需进行开挖进行外检测验证。由于错边、斜接等焊缝几何缺陷尺寸量化比较直观,适用性评价相对简单,本发明只针对常见的环焊缝缺陷类型,如裂纹、气孔、未焊透、未熔合、夹渣、咬边等常见环焊缝缺陷。由于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方法尺寸定量的弊端(射线探伤对体积型缺陷较敏感,定性直观,无法定量缺陷深度;超声探伤则对裂纹型缺陷更有效,不易定性,且人为因素影响大),因此采用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为满足适用性评价的开展,需要进行建立超标缺陷尺寸规则化处理原则,且国内外还没有切实有效的尺寸规则化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管道环焊缝缺陷安全评价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环焊缝缺陷安全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检测
环焊缝无损检测采用射线加超声相结合的检测方法;
2)环焊缝安全评价
2.1检测评价
对环焊缝外检测结果进行检测结果评价,若射线和超声检测结果评判结果均为Ⅱ级及以下,则环焊缝安全评价结束,能够安全运行;若射线和超声检测任一评判结果为Ⅱ级以上缺陷,则进行步骤2.2;
2.2尺寸规则化处理
按照检测结果类型划分为三种类型,类型1为:射线和超声均检测到,且其中有一检测结果显示超标;类型2为:射线结果超标,超声未检测到;类型3为:射线未检测到,超声结果超标;
对三种类型,通过缺陷规则化处理原则,进行尺寸规则化处理;
2.3适用性评价
对尺寸规则化后缺陷,进行评价,对于通过适用性评价的缺陷,则安全评价结束,安全运行;对未通过适用性评价的缺陷,开展补强修复、降压运行或者换管工作。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进行步骤1)前,进行以下过程:进行环焊缝定位和开挖,并进行防腐层的剥离和环焊缝两侧表面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3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