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碳纳米管交联剂、钻井堵漏用改性胶塞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6782.9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4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凡;李大奇;柴龙;刘金华;张凤英;刘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K9/04 | 分类号: | C08K9/04;C08K9/02;C08K3/04;C08J3/24;C08L33/26;C08L23/12;C08L21/00;C08L75/04;C08L33/20;C09K8/42;E21B33/134;C08F220/56;C08F220/06;C08F21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周媛 |
地址: | 1000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纳米 交联剂 钻井 堵漏 改性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碳纳米管交联剂、钻井堵漏用改性胶塞及制备方法。所述胶塞是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得:聚丙烯酰胺0.3‑1%;丙烯酰胺10‑25%;丙烯酸钠5‑20%;抗温单体0.1‑5%;引发剂0.01‑0.5%;缓聚剂0.1‑1%;乳化剂0.1‑1%;油0.1‑3%;纤维0.5‑3%;橡胶粉0.1‑1%;水溶性碳纳米管交联剂0.1‑2%;余量为水。本发明的堵漏用改性胶塞在高温条件下的成胶时间可控,成胶后抗压能力强。可应用于钻井工程堵漏作业,能解决高温条件下的井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井堵漏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水溶性碳纳米管交联剂、钻井堵漏用改性胶塞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井漏是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技术难题,井漏导致成本增加,严重制约钻井速度。为了解决井漏问题,现有的技术中主要的思路是向地层中注入堵漏材料,从而解决漏失的问题。因此,堵漏材料的好坏及选择对于堵漏是否成功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研发出多种堵漏材料,但是对于高温地层堵漏都存在一定问题。
桥接类堵漏材料的可变形性较差,如果堵漏材料直径大于漏层孔隙尺寸,就不易进入到漏层中,而在表面形成堆积,造成堵漏效果不佳。同时桥接堵漏用的核桃壳、棉籽壳和锯末等,在井内高温、高压条件下,这些材料会慢慢变软,甚至会被烧焦,导致强度降低,造成二次漏失;吸水树脂类堵漏剂,在吸水后树脂的承压强度低,对于地层骨架应力低或承压强度要求高的地层,不能满足堵漏的需要;水泥类堵漏材料,存在以下问题,水泥在固化后容易收缩,使堵漏成功率低;水泥堵漏后的扫塞过程中,会对泥浆性能造成极大伤害,造成成本增加;环氧树脂类堵漏材料,固化时间不易控制,同时固化后太脆,易造成复漏;常规凝胶抗温性能差,例如中国专利CN106010485A提供的一种自胶结堵漏剂及堵漏方法,其中用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盐,该体系适合于低温地层的堵漏。中国专利CN105504158A公开的一种在地层条件下可再交联的智能凝胶颗粒,需要造粒使用,形成的吸水树脂易碎,强度较低。因此研发可抗高温的堵漏材料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溶性碳纳米管交联剂、钻井堵漏用改性胶塞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堵漏用改性胶塞在高温条件下的成胶时间可控,成胶后抗压能力强。可应用于钻井工程堵漏作业,能解决高温条件下的井漏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水溶性碳纳米管交联剂。
所述水溶性碳纳米管交联剂是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的:
步骤S1,碳纳米管溶解于浓硫酸和浓硝酸中,超声30-60min后80-120℃加热2-5h,冷却后用去离子水稀释,微孔滤膜过滤并水洗至中性,真空干燥后得到酸化碳纳米管;
步骤S2,将步骤S1中合成的酸化碳纳米管,氯化亚砜以及有机溶剂混合,50-70℃氮气保护下回流24-48h后冷却,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氯化亚砜后,真空干燥得到酰氯化碳纳米管;
步骤S3,将步骤S2中合成的酰氯化碳纳米管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升温至40-55℃,取有机胺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混合,加入二氯甲烷溶解,后将40-55℃的酰氯化碳纳米管溶液滴加到有机胺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混合溶液中,后体系升温到90-120℃反应36-48h,氮气保护;冷却后减压蒸馏除去有机胺并用丙酮清洗,产物真空干燥得到氨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基改性碳纳米管;
步骤S4,往步骤S3的改性碳纳米管中加入二氯甲烷配制成溶液,在0-5℃、通入氮气的条件下,加入丙烯酰氯,反应20-48h,冷却,减压蒸馏,洗涤、干燥,减压蒸馏得到水溶性碳纳米管交联剂。
其中,优选:
步骤S1中,浓硝酸和浓硫酸体积比1:3;
碳纳米管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用量比为1g:(400-25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6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门自动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钻井用有机/无机杂化抗高温堵漏凝胶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