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齿毂的制造方法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0329.5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2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廖乐;张晏源;肖奇;祝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伊洛美克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26 | 分类号: | B21D53/26;B21D22/16;F16H5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璧山县东***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轮 向下移动 料片 成型工序 薄壁 齿毂 环形槽 制造 回退 生产效率 一次旋压 移动接触 上模芯 下模芯 花键 压紧 移动 | ||
1.一种薄壁齿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料片放置在下模芯的主轴导正销上,尾顶下压,上模芯压紧所述料片,旋轮A和旋轮C水平方向向所述料片移动,且与所述料片接触,所述旋轮A继续高度方向向下移动后,所述旋轮A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同时移动,所述旋轮C高度方向向下移动,使料片形成第一环形槽、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第一成型工序;
所述旋轮A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回退,所述旋轮C水平方向回退,高度方向向下移动,所述旋轮A、旋轮B和所述旋轮C同时沿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向下移动,接触驱动变为从动驱动,使料片形成第二环形槽的第二成型工序;
所述旋轮A、所述旋轮B和所述旋轮C继续沿高度方向向下移动,使所述料片根据所述下模芯齿形成花键的第三成型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齿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成型工序之前还包括第一前处理成型工序,所述第一前处理成型工序为所述旋轮A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向所述料片移动,且与所述料片接触,形成圆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齿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前处理成型工序和所述第一成型工序之间还包括第二前处理成型工序,所述第二前处理成型工序为所述旋轮B水平方向向所述料片移动接触后,所述旋轮B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同时向所述料片移动,形成圆环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齿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轮A、所述旋轮B和所述旋轮C沿所述主轴导正销径向方向120°均匀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齿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轮A的高度位置大于所述旋轮C的高度位置,所述旋轮C的高度位置大于所述旋轮B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齿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轮A、所述旋轮B和所述旋轮C与所述主轴导正销的径向距离均为234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齿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轮A的高度位置为550mm,所述旋轮B的高度位置为398mm,所述旋轮C的高度位置为423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齿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轮A、所述旋轮B和所述旋轮C的旋转方向与所述料片的旋转方向相反。
9.一种薄壁齿毂结构,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薄壁齿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薄壁齿毂本体和圆环体,所述薄壁齿毂本体具有中心孔,所述圆环体与所述薄壁齿毂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圆环体位于所述薄壁齿毂本体圆周方向上,所述薄壁齿毂本体具有第一环形槽、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环形槽位于所述薄壁齿毂本体端面上,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所述薄壁齿毂本体和所述圆环体之间,所述第二斜面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斜面的一侧,且位于远离所述薄壁齿毂本体的一侧,所述圆环体具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位于所述第二斜面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壁齿毂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壁齿毂还包括花键,所述花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花键与所述薄壁齿毂本体一体成型,并位于所述圆环体圆周方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伊洛美克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伊洛美克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03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