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再生铝制备散热器的方法以及散热器所使用的铝合金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1752.7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5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昭;夏月飞;肖海波;吕永伟;李正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哲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1/02;F28F21/08 |
代理公司: | 金华大器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45 | 代理人: | 童健 |
地址: | 321302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再生 铝制 散热器 方法 以及 使用 铝合金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使用再生铝压铸铝合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再生铝合金按照杂质含量由低至高排序,将杂质含量较低的再生铝投料,与电解铝锭加热熔化;二,电磁搅拌步骤一合金液,向步骤一合金液中加入硅锭形成合金液;三、将杂质含量较高的再生铝锭加入至步骤二的合金液中;四、向步骤二合金液或者步骤三合金液中加入Cu、Sn和B制得铝熔体;五、向铝熔体中加入除渣剂,搅拌,除渣;步骤六、除渣后的铝熔体继续加热,静置;七、将除渣后的铝熔体转移至保温炉保温,将制得的铝熔体压铸,制得散热器;该发明还公开了散热器所使用铝合金的组成;本发明合理运用再生铝资源,结合熔炼和压铸工艺,获得强度高、导热性佳的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再生铝制备散热器的方法以及散热器所使用的铝合金。
背景技术
高导热Al-Si铸造铝合金在节能环保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生活改善,铸造铝合金家用暖气系统越来越多。虽然相对与钢铁材料,铝合金的导热铝已有大幅提高,但是人们对铝合金导热率的潜力还没有充分认识,挖潜工作也不够深入。因为一个家庭主要耗能集中在采暖。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水平,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采暖设备已经从黄河以北扩展到长江以南。长江流域家庭由家中零星的采暖设备向集中供暖、大型供暖设备发展。如果目前暖气系统的热效率有可量化的提高,将对国家整个能源体系节能降耗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推动高导热铝合金散热器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符合国家政策。
国外大型企业高度重视功能性铸造铝合金的研究和开发,迄今已有近60年的研究历史。其中对高导热铸造铝合金体系研究最为完善的是日本三菱公司,该公司开发了6种DMS系列高导热率铸造铝合金。导热率最高的是DMS1,导热率达到210W/m·K,拉伸强度为130MPa;流动性能最好的DMS 3系列,流动性优于ADC12,导热率也能达到150W/m·K;DMS 6系列的抗拉强度达到260MPa,导热率达到170W/m·K。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也拥有比较完善的高导热铸造铝合金体系,并且已经大量投产使用。
然而,以上高导热合金具有成本高的特点。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还没有成体系的高导热率的Al-10wt.%Si-2wt.%Cu铝合金整体散热器的方法报道,更没有利用再生铝资源压铸具有高导热率的Al-10wt.%Si-2wt.%Cu铝合金整体散热器的方法报道。
为了获得低成本的高导热铸造铝合金,同时获得散热效率高的水暖散热器,本发明对合金熔炼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再生铝合金锭。并采用多种熔炼方法改善了散热器的综合性能。使其性能达到了先进水平,同时生产成本得到很好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再生铝压铸铝合金的方法,该发明能够通过合理运用再生铝资源,结合熔炼和压铸工艺,获得强度高、导热性佳的散热器。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再生铝制备散热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再生铝合金分类打包;将再生铝合金按照杂质含量由低至高排序,将杂质含量较低的再生铝投料,与电解铝锭加热熔化;
步骤二、电磁搅拌步骤一合金液,向步骤一合金液中加入硅锭形成合金液;
步骤三、将杂质含量较高的再生铝锭加入至步骤二的合金液中;
步骤四、向步骤二合金液或者步骤三合金液中加入Cu、Sn和B制得铝熔体;
步骤五、向铝熔体中加入除渣剂,搅拌,除渣;
步骤六、除渣后的铝熔体继续加热,静置;
步骤七、将除渣后的铝熔体转移至保温炉保温,将制得的铝熔体压铸,制得散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哲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哲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17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