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油箱齿轮油润滑比例调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2135.9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8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可可;郑博;俞培德;周小磊;郭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谢萍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回油量 检测 进油量 油箱 比例调速阀 回油管 进油管 比例调节系统 齿轮油箱 齿轮油 回油泵 动力源连接 控制器处理 流量计检测 传输 回油管路 计数开关 进油管路 精准控制 控制指令 油箱液位 出油量 主驱动 减小 发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油箱齿轮油润滑比例调节系统,包括主驱油箱和齿轮油箱,主驱油箱和齿轮油箱之间设有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在进油管路上设有进油量检测件,在回油管路上设有回油量检测件和回油泵。回油泵通过比例调速阀与动力源连接,进油量检测件检测进油管路上的进油量并传输至控制器内,回油量检测件检测回油管路上的出油量并传输至控制器内,控制器接收并处理后控制比例调速阀。本发明三条进油管路上的计数开关将各自检测的进油量分别发到控制器内,回油管路上的流量计检测的回油量也传到控制器内,控制器处理后给比例调速阀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实现对回油量的控制,以便精准控制进回油量差,减小油箱液位波动,保护主驱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油箱齿轮油润滑进回油的比例调节技术,特别涉及一种TBM使用的双油箱齿轮油润滑系统中精准控制进油和回油量防止主驱动箱憋压的技术。
背景技术
TBM在掘进过程中,需要采用齿轮油对主驱动齿轮、轴承进行强制润滑,因为TBM掘进过程中震动特别大、产热特别多,所以一般都会设计双油箱齿轮油润滑系统,即在TBM后部放置一个齿轮油箱,将齿轮油泵和换热器都放在该油箱处。
齿轮油泵的泵送量因油温影响溢流量,导致泵送量时刻变化,由于不能准确控制进油量和回油量的大小,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进油量太大导致主驱动箱憋压损坏密封,或者回油量太大导致主驱动箱负压吸灰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TBM掘进过程中回油量无法准确控制的导致主驱动箱负压吸灰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双油箱齿轮油润滑比例调节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油箱齿轮油润滑比例调节系统,包括主驱油箱和齿轮油箱,主驱油箱和齿轮油箱之间设有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在进油管路上设有进油量检测件,所述进油量检测件为计数开关。在回油管路上设有回油量检测件和回油泵,所述回油量检测件为流量计。回油泵通过比例调速阀与动力源连接,进油量检测件检测进油管路上的进油量并传输至控制器内,回油量检测件检测回油管路上的出油量并传输至控制器内,控制器接收并处理后控制比例调速阀。
具体地,所述进油管路包括进油管路Ⅰ、进油管路Ⅱ、进油管路Ⅲ;进油管路Ⅰ、进油管路Ⅱ、进油管路Ⅲ并列设置。
所述进油管路Ⅰ的进油口与齿轮油箱的出油口Ⅰ连通,进油管路Ⅰ的出油口经齿轮油泵、过滤器Ⅰ和递进分配器与主驱油箱的进油口Ⅰ连通,递进分配器上设有进油量检测件。
所述进油管路Ⅱ的进油口与齿轮油箱的出油口Ⅱ连通;进油管路Ⅱ的出油口经齿轮油泵、过滤器Ⅱ、马达分配器Ⅰ与主驱油箱的进油口Ⅱ连通,马达分配器Ⅰ上设有进油量检测件。
所述进油管路Ⅲ的进油口与齿轮油箱的出油口Ⅲ连通;进油管路Ⅲ的出油口经齿轮油泵、过滤器Ⅲ、马达分配器Ⅱ与主驱油箱的进油口Ⅲ连通,马达分配器Ⅱ上设有进油量检测件。
所述回油管路的进油口与主驱油箱的出油口连通;回油管路的出油口经回油泵、换热器和过滤器Ⅳ与齿轮油箱的进油口连通;回油泵通过比例调速阀与动力源连接;且在换热器和回油泵之间的回油管路上设有回油量检测件。
本发明三条进油管路上的计数开关将各自检测的进油量分别发到控制器内,回油管路上的流量计检测的回油量也传到控制器内,控制器处理后给比例调速阀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实现对回油量的控制。因为回油泵是由液压驱动的,而液压动力源是通过比例调速阀后给回油泵的,所以通过控制比例调速阀的阀门开度实现回油流量比例调节,以便精准控制进回油量差,减小油箱液位波动,保护主驱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21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