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信探测器微带平板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2971.7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6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彭树生;彭立尧;吴礼;刘钧;高辉;盛俊铭;毕业昆;卞亨通;肖芸;李玉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信 探测器 微带 平板 天线 | ||
1.一种引信探测器微带平板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带阵列天线(1)、第一介质基板(S1)、第二介质基板(S2)、第一金属层(M1)、第二金属层(M2)、馈电网络(2)、波导层(3)、第一微带线-波导过渡器(T1)、第二微带线-波导过渡器(T2);
所述第一介质基板(S1)、第一金属层(M1)、波导层(3)、第二金属层(M2)、第二介质基板(S2)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第一介质基板(S1)上远离第一金属层(M1)的一侧依次设置第一接地板、馈电网络(2)、微带阵列天线(1),微带阵列天线(1)靠近馈电网络(2)的一侧与馈电网络(2)相连,微带阵列天线(1)远离馈电网络(2)的一侧设置金属贴片;第二介质基板(S2)上远离第二金属层(M2)的一侧设置第二接地板和馈线;
所述第一微带线-波导过渡器(T1)包括第一接地板、第一介质基板(S1)、第一金属层(M1)和第一辐射贴片;所述第二微带线-波导过渡器(T2)包括第二接地板、第二介质基板(S2)、第二金属层(M2)和第二辐射贴片;
第二介质基板(S2)和波导层(3)通过第二微带线-波导过渡器(T2)的第二辐射贴片进行能量传输,第一介质基板(S1)和波导层(3)通过第一微带线-波导过渡器(T1)的第一辐射贴片进行能量传输,微带阵列天线(1)和第一介质基板(S1)通过馈电网络(2)进行能量传输;
所述微带阵列天线(1)包括相互平行的N根天线;
所述微带阵列天线(1)中每根天线包括M个天线阵元,M个天线阵元关于馈线呈左右交替式分布,并与馈线连接成梳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信探测器微带平板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阵列天线(1)中N根天线等间距分布,间距为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信探测器微带平板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M为奇数,M个天线阵元关于位置居中的第个阵元的中心线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信探测器微带平板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N=4,M=5,l=2.1mm~2.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信探测器微带平板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基板(S1)和第二介质基板(S2)的型号为Rogers3003,其厚度为127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信探测器微带平板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阵列天线(1)、馈电网络(2)、第一金属层(M1)、第二金属层(M2)和波导层(3)的方孔内壁的材质均为铜;所述微带阵列天线(1)、馈电网络(2)、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的厚度为18μm,波导层(3)的高度为0.5mm~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信探测器微带平板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线-波导过渡器(T1)和第二微带线-波导过渡器(T2)的通孔直径为0.15~0.3mm,通孔间间距为0.2mm~0.4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信探测器微带平板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阵列天线(1)上远离馈电网络(2)的一侧设置的金属贴片的材质为铜,其厚度为18mm,且与微带阵列天线(1)的距离为0.05mm~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29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