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外囊泡的分离方法、以及检测细胞外囊泡表面标志物的方法和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3097.9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0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范松;李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明;马英淙;范松;李劲松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43;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周文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囊 细胞 复合物 检测 荧光素酶复合物 表面标志物 混合孵育 生物样品 标志物 试剂盒 磷脂酰丝氨酸 预处理 捕获分子 发光检测 分离效率 固相载体 亲和标签 融合蛋白 特异性强 荧光素酶 灵敏度 波长 底物 抗体 裂解 | ||
1.一种细胞外囊泡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将预处理后的生物样品与磷脂酰丝氨酸捕获分子-亲和标签融合蛋白混合孵育后,再加入能与所述磷脂酰丝氨酸捕获分子-亲和标签融合蛋白中的亲和标签特异性结合的固相载体,形成载体-细胞外囊泡复合物;
再将所述载体-细胞外囊泡复合物从所述生物样品中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外囊泡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酰丝氨酸捕获分子-亲和标签融合蛋白中的磷脂酰丝氨酸捕获分子包括乳粘素、含有乳粘素的C1和/或C2结构域的多肽、膜粘蛋白-V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外囊泡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载体的表面偶联有能够与所述亲和标签特异性结合的亲和分子,所述亲和分子包括Protein A/G、亲和素、谷胱甘肽和Ni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胞外囊泡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载体包括磁珠、碳纳米管和聚合物微球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外囊泡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和标签包括IgGFc、Avi-tag、GST和六聚组氨酸中的任意一种。
6.一种细胞外囊泡表面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将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分离方法得到的所述载体-细胞外囊泡复合物与偶联有荧光素酶的标志物抗体混合孵育,得到载体-细胞外囊泡-荧光素酶复合物;
裂解所述载体-细胞外囊泡-荧光素酶复合物,并加入所述荧光素酶的底物,检测所述荧光素酶催化的发光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胞外囊泡表面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有荧光素酶的标志物抗体包括能够同时表达荧光素酶和标志物抗体的荧光素酶-抗体融合蛋白;
优选地,所述荧光素酶为Gaussia荧光素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细胞外囊泡表面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素酶-抗体融合蛋白中,所述荧光素酶与标志物抗体之间由柔性短肽连接;优选的,所述柔性短肽的氨基酸序列为(GGGGS)2、(GGGGS)3、G(SGGGG)2S、(GGS)4、(GSG)4和A(EAAAK)2A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胞外囊泡表面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物抗体是能够识别所述细胞外囊泡表面标志物的小分子抗体,所述标志物抗体包括单链抗体、纳米抗体或Fab片段。
10.一种用于检测细胞外囊泡表面标志物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荧光素酶-抗体融合蛋白、磷脂酰丝氨酸捕获分子-亲和标签融合蛋白以及固相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明;马英淙;范松;李劲松,未经周明;马英淙;范松;李劲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30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