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包埋率花色苷乳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34328.8 申请日: 2019-01-15
公开(公告)号: CN109674751B 公开(公告)日: 2021-01-05
发明(设计)人: 张斌;林晓瑛;黄强;常丰丹;何小维;扶雄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113 分类号: A61K9/113;A61K47/36;A61K31/352;A61K8/73;A61K8/49;A61K8/06;A61Q19/00;A23L33/105;A23P10/35
代理公司: 汉中市铭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5 代理人: 周沛臣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包埋 花色 乳液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包埋率花色苷乳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用辛烯基琥珀酸酐对平均粒径为1~5μm的小粒径淀粉颗粒进行酯化改性,得到取代度为0.028~0.100的改性小粒径淀粉颗粒;将花色苷提取物和亲脂性乳化剂分别溶解在水和油并混合,经高速剪切得W/O乳液;然后将改性小粒径淀粉颗粒按质量分数1~8%(w/w)均匀分散于蒸馏水中,与W/O乳液混合高速剪切得负载花色苷乳液。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花色苷乳液包埋率高,工艺简单,油脂含量少,可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水乳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色苷的制剂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负载活性成分花色苷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以花色苷为活性成分的微米级淀粉基W/O/W乳液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花色苷(Anthocyanins),是一类水溶性天然食用色素,属黄酮类化合物,具有C6-C3-C6碳骨架结构,由花青素(Anthocyanidin)在自然状态下与各种糖结合形成,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使植物呈现蓝、红、黄或紫色,通常来源于葡萄皮、蓝莓、越橘、红叶卷心菜、紫甘薯、黑枸杞等。花色苷除了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大量的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功能,抗肿瘤、抗癌症、抗炎、抗菌,抑制脂质过氧化和血小板凝集,保护肝脏,预防糖尿病,预防肥胖,保护视力等。Prior等(Journal ofAgriculturalFoodChemistry,2010,58(7):3970-3976)发现纯化的花色苷能降低小鼠血清中的瘦素水平,在预防肥胖上起一定作用。Miyake等(Laboratory Investigation,2011,92(1):102-109)研究表明富含花色苷的越橘提取物对视网膜炎症期间的视觉功能具有保护作用。由于花色苷具有保健功效,近年来对其开发与有关产品应用成为研究热点。

虽然花色苷能赋予食物丰富的色彩,但花色苷本身含有大量极不稳定的酚羟基,其稳定性受自身结构影响很大。同时,花色苷的稳定性还与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一些理化因子,如pH、温度、光、氧、酶、抗坏血酸、糖及其降解产物、二氧化硫、氨基酸、酚酸、金属离子、加工方法等有关,因此限制了花色苷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稳定花色苷的方法主要为微胶囊化法,常用的壁材有碳水化合物类、植物水溶性胶类和蛋白类。常用的碳水化合物类微胶囊壁材有淀粉、壳聚糖、糊精、小分子糖类等。除淀粉外,其他碳水化合物类壁材都需要与蛋白、胶体等复配使用,因为单一使用某种壁材效果较差。亲水性胶体壁材包括海藻胶提取物类如海藻酸盐、微生物发酵及代谢产物类如黄原胶、植物分泌物类如阿拉伯胶等。蛋白质类微胶囊壁材有大豆蛋白、明胶、乳清蛋白等。喷雾干燥法制备花色苷微胶囊虽然包埋效果不低,但存在不足:1)大多采用喷雾干燥法,微胶囊颗粒大小难以控制,温敏材料容易发生降解;2)制备的形式为固体形式居多,主要应用到固态和半固态产品开发,较少应用到液态食品和高端食品,如口服液等保健食品,应用范围受限。

乳液是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的混合物,其中一相作为液滴分散在另一个相中,主要有两种形式:油滴分散在连续相水中称为水包油(O/W)乳液,水滴分散在连续相油中称为油包水(W/O)乳液。将由固体颗粒作为乳化剂稳定的乳液称为Pickering乳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工艺简单、包埋率高且较为稳定的包埋花色苷的乳液体系,是对花色苷的包埋提供新的方法,也是对现有双重乳液体系的应用的拓展。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包埋率花色苷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埋如下步骤:

(1)改性小粒径淀粉颗粒的制备:用辛烯基琥珀酸酐对平均粒径为1~5μm的小粒径淀粉颗粒进行酯化改性,得到取代度为0.028~0.100的改性小粒径淀粉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4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