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路板生产时产生的酸、碱性刻蚀液的联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4666.1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5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沈祖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祖达 |
主分类号: | C01C1/02 | 分类号: | C01C1/02;C01G3/00;C01G3/02;C01G3/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性刻蚀液 蒸发锅 碱式碳酸铜 酸性刻蚀液 联产工艺 排出管道 线路板生产 纯碱 氯化铜 氧化铜 排出 氨气 工业级氨水 达标排放 排出管 压滤器 氨氮 母液 余料 中压 加热 蒸发 残留 废水 合成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板生产时产生的酸、碱性刻蚀液的联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碱性刻蚀液通过碱性刻蚀液入口进入到第一蒸发锅中,加热蒸发出氨气;2)第一蒸发锅中余料经过第一排出管道排出后,通过压滤器后第一蒸发锅中压滤后残留的氧化铜通过第二排出管道进入到氯化铜合成锅中;3)在第二蒸发锅中通过酸性刻蚀液入口加入酸性刻蚀液,蒸发出气体;4)第二蒸发锅中的母液通过第三排出管道进入到碱式碳酸铜和成锅中,在热的条件下通过纯碱入口加入纯碱,生成碱式碳酸铜并通过碱式碳酸铜排出管排出。本发明将酸性刻蚀液与碱性刻蚀液采用联产工艺,生产出工业级氨水、氧化铜、氯化铜和碱式碳酸铜,并且废水中不含氨氮而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生产物料回收领域,具体是一种线路板生产时产生的酸、碱性刻蚀液的联产工艺。
背景技术
国家环保局废止了关于资源回收的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可以申请企标作为产品质量的规定,要求达到国家标准后才能作为产品而实现销售,如不达标则不是危险废物而不能销售。因这一规定的出台,原本50%的氧化铜也可以实现销售的企业就变成了违法企业而不能生存。
目前线路板生产时产生的酸性刻蚀液与碱性刻蚀液的回收是采用二者中和,生成氧化铜泥和氯化铵,因为酸性刻蚀液中含有12%左右的盐酸,碱性刻蚀液含有12%左右的氨水,采用二者中和,就将本可以加收的有价盐酸与有价氨水直接中和成为了没有价值的氯化铵,造成了很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板生产时产生的酸、碱性刻蚀液的联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路板生产时产生的酸、碱性刻蚀液的联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碱性刻蚀液通过碱性刻蚀液入口进入到第一蒸发锅中,加热蒸发出氨气;
2)第一蒸发锅中余料经过第一排出管道排出后,通过压滤器后第一蒸发锅中压滤后残留的氧化铜通过第二排出管道进入到氯化铜合成锅中;
3)在第二蒸发锅中通过酸性刻蚀液入口加入酸性刻蚀液,蒸发出气体;
4)第二蒸发锅中的母液通过第三排出管道进入到碱式碳酸铜和成锅中,在热的条件下通过纯碱入口加入纯碱,生成碱式碳酸铜并通过碱式碳酸铜排出管排出。
进一步的,步骤1)中,氨气通过第一蒸发管道进入到第一冷凝器中,经冷凝到氨水贮存锅中成为高纯氨水,最终集中通过氨水排出管排放。
进一步的,步骤1)中,第一蒸发锅中还加入氢氧化钠。
进一步的,步骤2)中经过压滤器压滤出母液并通过母液排出管排出。
进一步的,步骤3)中蒸发出的气体经第二蒸发管和第二冷凝器的冷凝后进入到氯化铜合成锅中成为盐酸。
进一步的,氯化铜合成锅中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
进一步的,氯化铜通过第四排出管道转到氯化铜结晶锅中冷却结晶成为氯化铜产品,并通过氯化铜排出管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酸性刻蚀液与碱性刻蚀液采用联产工艺,生产出工业级氨水、氧化铜、氯化铜和碱式碳酸铜,并且废水中不含氨氮而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线路板生产时产生的酸、碱性刻蚀液的联产工艺的生产工艺图。
图2为一种线路板生产时产生的酸、碱性刻蚀液的联产工艺中加工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祖达,未经沈祖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4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