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组装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6935.8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8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生;王朝云;张永兵;周松涛;桂子伟;李世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71 | 分类号: | H01M8/0271;H01M8/02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组装 工艺 | ||
1.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裁切、一次点胶、一次烘干、二次点胶、二次烘干、堆叠与电堆气密性测试,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裁切,通过激光裁切对双极板上的电压信号采集端进行切除;
步骤二:一次点胶,通过点胶机沿双极板一面的密封槽点胶形成胶线;
步骤三:一次烘干,将一面形成有胶线的双极板移动至烘干设备中,在100-120摄氏度的温度下连续烘干1-2小时后移出冷却至20-40摄氏度,在双极板的一面形成成品的密封胶线;
步骤四:二次点胶,通过点胶机沿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双极板另一面的密封槽点胶形成胶线;
步骤五:二次烘干,将双极板转移至烘干设备中,在100-120摄氏度的温度下连续烘干1-2小时后移出冷却至20-40摄氏度,在双极板的另一面形成成品的密封胶线;
步骤六:堆叠,在组装台上依次放入端板、绝缘板、集流板,然后再交错放入若干双极板与膜电极,形成每两个双极板中间夹一个膜电极的结构,在叠加一定数量的膜电极与双极板之后再依次叠加集流板、绝缘板与端板,加螺栓、螺母进行锁紧固定,形成燃料电池电堆;
步骤七:气密性测试,对燃料电池电堆的氢气流场、空气流场与水流场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所述双极板的两面均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沿双极板结构外轮廓边缘分布,密封槽为弧形槽,槽深为0.2-0.5mm,槽宽为2.5-3.5mm;
所述密封胶线的厚度比密封槽的槽深大0.5-0.8mm;
所述一次点胶与二次点胶所用胶均为环氧树脂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气密性测试的具体方法为,向燃料电池电堆的氢气流场、空气流场与水流场中充气至200kpa,保压300s,当压力损失小于5kPa时,定义该电堆为气密性合格的电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69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