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组装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6935.8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8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生;王朝云;张永兵;周松涛;桂子伟;李世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71 | 分类号: | H01M8/0271;H01M8/02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组装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组装工艺,该工艺包括裁切、一次点胶、一次烘干、二次点胶、二次烘干、堆叠与电堆气密性测试,最终形成完整的燃料电池电堆,本发明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在双极板的两面均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沿双极板结构外轮廓边缘分布,密封槽为弧形槽,然后直接在双极板两面的密封槽内制备密封胶条,保证了密封胶条的位置对应关系,从而使装配后的胶条铺设位置与形状一一对应,从而时装配时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保证装配后电堆的气密性;本发明还能够保证密封胶条与双极板和膜电极的贴合度,从而保证装配后电堆的气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于其热损耗较小,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也没有摩擦损耗,其实际能量转换的效率能够达到45%-60%,且整个反应过程中除了排出少量反应热之外只会产生水,不会带来额外的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能量转换装置,其这一特征也让燃料电池成为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在现有的燃料电池生产技术中,是通过先生产单极板与膜电极,在将阳极板与阴极板焊接形成双极板后,在通过将若干双极板与膜电极进行组装,从而得到完整的燃料电池,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双极板与双极板之间的密封性,在进行燃料电池电堆的组装时,需要在双极板之间设置适配的密封胶条与密封胶圈,在现有技术中,是通过预制密封胶条并进行电池电堆的组装,这样一方面无法保证胶条与双极板之间的贴合性,也无法根据双极板的结构变化实时做出改变,影响生产的进行以及生产过程的灵活性,为了解决这一问标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组装工艺。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在进行燃料电池电堆的组装时,为了保证燃料电池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对双极板与双极板之间进行密封处理,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需要预制与双极板适配的胶圈或胶条进行密封,预制的胶条或胶圈与双极板存在贴合问题影响组装好的电堆的气密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组装工艺,包括裁切、一次点胶、一次烘干、二次点胶、二次烘干、堆叠与电堆气密性测试,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裁切,通过激光裁切对双极板上的电压信号采集端进行切除;
步骤二:一次点胶,通过点胶机沿双极板一面的密封槽点胶形成胶线;
步骤三:一次烘干,将一面形成有胶线的双极板移动至烘干设备中,在100-120摄氏度的温度下连续烘干1-2小时后移出冷却至20-40摄氏度,在双极板的一面形成成品的密封胶线;
步骤四:二次点胶,通过点胶机沿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双极板另一面的密封槽点胶形成胶线;
步骤五:二次烘干,将双极板转移至烘干设备中,在100-120摄氏度的温度下连续烘干1-2小时后移出冷却至20-40摄氏度,在双极板的另一面形成成品的密封胶线;
步骤六:堆叠,在组装台上依次放入端板、绝缘板、集流板,然后再交错放入若干双极板与膜电极,形成每两个双极板中间夹一个膜电极的结构,在叠加一定数量的膜电极与双极板之后再依次叠加集流板、绝缘板与端板,加螺栓、螺母进行锁紧固定,形成燃料电池电堆;
步骤七:气密性测试,对燃料电池电堆的氢气流场、空气流场与水流场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双极板的两面均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沿双极板结构外轮廓边缘分布,密封槽为弧形槽,槽深为0.2-0.5mm,槽宽为2.5-3.5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密封胶线的厚度比密封槽的槽深大0.5-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69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