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1738.5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2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塑锐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B9/16;B29B7/22;B29B7/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9 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树脂 纤维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热塑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分组混合,将待改性的热塑性树脂原料和纤维材料进行混合搅拌,得到原料A,并将一定量的PE树脂和添加剂进行混合搅拌,得到原料B;
S2:原料分组熔融,将原料A和原料B分别投入到两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
S3:溶体混合,将两台双螺杆挤出机的出料口连接混合装置,将原料A的溶体和原料B的熔体同时注入到混合装置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原料C;
S4:拉丝,对混合装置进行加压,挤出混合原料C熔体,进行拉丝处理;
S5:切粒,对拉丝进行过水降温、风干等操作后,通过切粒机进行切粒,得到成品颗粒D;
S6:均化混合,将成品颗粒D投入到均化罐中,进行升温均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添加剂为抗氧化剂、相容剂和增强剂中的一种或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原料B所用双螺杆挤出机的参数为345-375r/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均化温度为80-90℃,均化时间大于6h,均化后成品颗粒D的含水量小于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涉及的混合装置,包括金属内筒(16),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筒(16)为底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金属内筒(16)外壁套设有金属外筒(2),所述金属外筒(2)底端为锥形结构,且金属外筒(2)底端活动连接有喷丝头(1),所述金属内筒(16)顶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中空轴电机(7),且中空轴电机(7)输出轴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导料管(11),所述导料管(11)底端穿过金属内筒(16)顶端内壁,所述导料管(11)侧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排料孔,且导料管(11)侧壁焊接有绞龙叶片,所述中空轴电机(7)输出轴内壁顶端位置活动连接有进料管(8),且进料管(8)两侧均焊接有用于与双螺杆挤出机出料口连接的进料支管(9),所述进料管(8)侧壁套设有电热夹套,且进料管(8)侧壁靠近电热夹套位置处螺接有单相进气嘴(10),所述金属内筒(16)内设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竖直设置的搅拌杆(13),且搅拌杆(13)底端向金属外筒(2)一侧弯折延伸,所述搅拌杆(13)底端与金属外筒(2)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所述金属内筒(16)侧壁顶端位置焊接有金属环片(5),所述金属环片(5)顶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液压伸缩杆(6),所述金属外筒(2)侧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金属环(3),所述液压伸缩杆(6)伸缩端穿过金属环片(5)底端外壁与金属环(3)顶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所述金属环(3)侧壁设有用于驱动金属外筒(2)转动的驱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涉及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金属环(3)侧壁上的电机(14)和嵌接在金属外筒(2)上的外齿环,且电机(14)输出轴通过螺栓固定有齿轮盘(15),所述齿轮盘(15)与外齿环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涉及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筒(16)留有加热腔,且加热腔内嵌接有电热层,所述搅拌杆(13)一端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内封装有陶瓷发热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涉及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轴电机(7)、电机(14)、液压伸缩杆(6)、电热夹套、电热层和陶瓷发热管均连有开关,且开关连有微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塑锐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塑锐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173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粒机冷却水槽
- 下一篇:薄膜干料侧向进料造粒机及造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