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1738.5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2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塑锐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B9/16;B29B7/22;B29B7/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9 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树脂 纤维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分组混合,将待改性的热塑性树脂原料和纤维材料进行混合搅拌,得到原料A,并将一定量的PE树脂和添加剂进行混合搅拌,得到原料B,原料分组熔融,将原料A和原料B分别投入到两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溶体混合,将两台双螺杆挤出机的出料口连接混合装置,将原料A的溶体和原料B的熔体同时注入到混合装置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原料C,拉丝。本发明避免高温造成添加剂失效,有利于提高热熔性树脂的性能,同时,通过对熔融的原料进行搅拌,使得热熔性树脂的组分更加均匀,方便对熔融树脂进行加压,有利于提高混合效果,提高混合效率,使得添加剂扩散更加均匀,使得热熔性树脂的性能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塑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塑性树脂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注塑、挤出、吹塑、纺丝等工艺,在这些加工过程中,在热塑性树脂改性加工过程中常常将热塑性树脂与纤维进行复合,形成复合材料,来改进热塑性树脂的性能,常常通过螺杆挤出机将混合的原料同时挤出造粒。
在实际生产中可能由于温度过高,造成复合材料原料中的一些添加剂性能失效,所以现提出了一种热塑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热塑性树脂/ 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分组混合,将待改性的热塑性树脂原料和纤维材料进行混合搅拌,得到原料A,并将一定量的PE树脂和添加剂进行混合搅拌,得到原料B;
S2:原料分组熔融,将原料A和原料B分别投入到两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
S3:溶体混合,将两台双螺杆挤出机的出料口连接混合装置,将原料A的溶体和原料B的熔体同时注入到混合装置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原料C;
S4:拉丝,对混合装置进行加压,挤出混合原料C熔体,进行拉丝处理;
S5:切粒,对拉丝进行过水降温、风干等操作后,通过切粒机进行切粒,得到成品颗粒D;
S6:均化混合,将成品颗粒D投入到均化罐中,进行升温均化。
优选地,所述S1中,添加剂为抗氧化剂、相容剂和增强剂中的一种或组合。
优选地,所述S2中,原料B所用双螺杆挤出机的参数为 345-375r/min。
优选地,所述S6中,均化温度为80-90℃,均化时间大于6h,均化后成品颗粒D的含水量小于0.15。
一种热塑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涉及的混合装置,包括金属内筒,所述金属内筒为底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金属内筒外壁套设有金属外筒,所述金属外筒底端为锥形结构,且金属外筒底端活动连接有喷丝头,所述金属内筒顶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中空轴电机,且中空轴电机输出轴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底端穿过金属内筒顶端内壁,所述导料管侧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排料孔,且导料管侧壁焊接有绞龙叶片,所述中空轴电机输出轴内壁顶端位置活动连接有进料管,且进料管两侧均焊接有用于与双螺杆挤出机出料口连接的进料支管,所述进料管侧壁套设有电热夹套,且进料管侧壁靠近电热夹套位置处螺接有单相进气嘴,所述金属内筒内设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竖直设置的搅拌杆,且搅拌杆底端向金属外筒一侧弯折延伸,所述搅拌杆底端与金属外筒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所述金属内筒侧壁顶端位置焊接有金属环片,所述金属环片顶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液压伸缩杆,所述金属外筒侧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金属环,所述液压伸缩杆伸缩端穿过金属环片底端外壁与金属环顶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所述金属环侧壁设有用于驱动金属外筒转动的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塑锐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塑锐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17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粒机冷却水槽
- 下一篇:薄膜干料侧向进料造粒机及造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