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轨道车辆制动的伞状风阻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3895.X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9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茂林;吴萌岭;田春;曹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1/16 | 分类号: | B60T1/16;B61H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携智汇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8 | 代理人: | 钱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轨道 车辆 制动 伞状风阻 板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制动的伞状风阻板结构,安装在轨道车辆上用于风阻制动,该风阻板结构由硬质材料和柔韧材料交替布置形成,活动安装在轨道车辆外部,风阻板打开时,硬质材料和柔韧材料形成伞状结构,利用风阻为高速轨道车辆提供制动力;风阻板收缩时,硬质材料和柔韧材料收拢为与车体流线一致。本发明风阻板制动力来自空气阻力,制动过程中没有摩擦,在制动过程中无污染,无损耗,节能,环保,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制动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制动的伞状风阻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轨道车辆制动技术领域,摩擦制动一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轨道车辆制动系统均采用轮轨间的黏着力的踏面制动、盘式制动或再生制动、电阻制动,但轮轨间的黏着系数随着列车的速度的提升而下降,采用传统的制动形式不能满足紧急状态下列车制动的需要。
中国专利CN206306848U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车载制动电阻风道,包括出风罩,所述出风罩的通道口设置有调节通道,所述调节通道安装与所述出风罩的出风口处,所述调节通道内部设置有调节片,所述调节通道内的调节片为多种形状。中国专利CN202879456U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风阻制动装置的导流罩,包括一个罩体,所述罩体围绕车顶风阻制动装置设置,所述罩体固定在多个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车顶上,所述罩体的周边为流线型曲面形状与所述风阻制动装置的顶盖曲面相吻合,所述罩体的纵向侧面大致呈椭圆形,所述罩体纵断面的前后两端大致呈抛物线形。然而,上述专利所公开的装置不够柔性,运用在轨道车辆的制动以及运行中,效果并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辆制动的伞状风阻板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制动的伞状风阻板结构,安装在轨道车辆上用于风阻制动,该风阻板结构由硬质材料制得的若干块硬板和柔韧材料制得的布块交替形成,活动安装在轨道车辆外部,风阻板打开时,形成伞状结构,利用风阻为高速轨道车辆提供制动力;风阻板收缩时,收拢为与车体流线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风阻板通过将其翻起、张开或合拢的驱动机构安装在车辆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丝杠导轨以及设于丝杠导轨上的滑块,所述风阻板与滑块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通过电机带动丝杠转动,进而驱动设于丝杠导轨上的滑块沿丝杠导轨运动,风阻板与滑块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以此控制风阻板的打开与收拢。
进一步地,所述布块与硬板进行拼合连接,张开后形成一整面。
进一步地,所述硬板为四边形或三角形,所述布块设于相邻两块硬板之间,并且相邻两块硬板之间设置弹簧组件,弹簧组件具有自收缩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风阻板展开后形成半伞状,与轨道车辆的车体之间的夹角为80-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伞状结构风阻板,利用风阻可以为高速列车提供有效的制动力。本发明通过采用空气使高速列车在制动过程中,增加了制动力,提高了制动效果,而且在制动过程中无污染,无损耗,节能,环保,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相比较于升降式风阻板,其在非制动状态时,所占空间更小。
附图说明
图1、2、3为本发明风阻板结构具体应用在轨道车辆的展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风阻板结构具体应用在轨道车辆的收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收拢状态);
图6为本发明一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展开状态);
图7为本发明风阻板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展开状态);
图8为本发明风阻板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收拢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38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