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土栽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6993.9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6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万草千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李蕾 |
地址: | 24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栽培 移动机构 栽培孔 无土栽培装置 安装支架 移动单元 排列状布置 营养液 供液单元 相对布置 栽培单元 植株栽培 转动安装 自由状态 上表面 朝上 管内 收割 相交 移动 补充 种植 | ||
1.一种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置有:
栽培单元:由排列状布置的各栽培管组成,栽培管的上表面上开设有栽培孔,植株栽培在栽培孔内;
移动单元:由相对布置的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组成,栽培管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上,移动单元调节栽培管沿着方向a进行移动,方向a与栽培管相交布置,栽培管自由状态下始终保持栽培孔朝上布置;
供液单元:用于为各个栽培管内的营养液进行循环和补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移动机构由水平布置的第一环形带构成,第二移动机构由水平布置的第二环形带构成,栽培管沿着第一、二环形带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一、二环形带上分别间隔设置安装座,栽培管的两端部分别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栽培管的两端分别设置耳轴,耳轴中心线下侧的栽培管的管身重量大于耳轴中心线上侧的栽培管的管身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二环形带均为环形链带,环形链带的两端分别设置驱动轮,驱动轮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或者驱动轮上设置转动手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液单元包括进液单元和出液单元,进液单元包括与第一环形带对应布置的环形分布软管,环形分布软管与第一环形带相固连,环形分布软管上间隔设置进液分布接头,进液分布接头与栽培管对应布置,进液分布接头通过进液软管与栽培管的一端相连通连接;出液单元包括与第二环形带对应布置的环形集收软管,环形集收软管与第二环形带相固连,环形集收软管上间隔设置排液集收接头,排液集收接头与栽培管对应布置,排液集收接头通过排液软管与栽培管的另一端相连通连接,环形分布软管与营养液的供液管相连接,环形集收软管与营养液的收集管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液管上设置有第一供液接头,第一供液接头与供液管转动配合连接,第一供液接头位于第一环形带的中心位置处,环形分布软管上设置有进液分布器,进液分布器上设置有第二供液接头,第二供液接头与进液分布器转动配合连接,第一供液接头、第二供液接头的轴心线均平行于栽培管布置,第一供液接头、第二供液接头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软管相连接;收集管上设置有第一排液接头,第一排液接头与收集管转动配合连接,第一排液接头位于第二环形带的中心位置处,环形集收软管上设置有排液集收器,排液集收器上设置有第二排液接头,第二排液接头与排液分布器转动配合连接,第一排液接头、第二排液接头的轴心线均平行于栽培管布置,第一排液接头、第二排液接头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软管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供液接头和第二供液接头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折叠支架,第一伸缩折叠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供液管、进液分布器铰接连接,第一连接软管固定在第一伸缩折叠支架上;第一排液接头和第二排液接头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折叠支架,第二伸缩折叠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收集管、排液集收器铰接连接,第二连接软管固定在第二伸缩折叠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二伸缩折叠支架的结构相同,第一伸缩折叠支架由首尾相互铰接连接的各铰接杆组装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二环形带上分别间隔设置卡夹,环形分布软管和环形集收软管分别通过卡夹与第一、二环形带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二排液软管通过扎带绑扎在第一、二伸缩折叠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万草千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庆万草千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69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