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土栽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6993.9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6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万草千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李蕾 |
地址: | 24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栽培 移动机构 栽培孔 无土栽培装置 安装支架 移动单元 排列状布置 营养液 供液单元 相对布置 栽培单元 植株栽培 转动安装 自由状态 上表面 朝上 管内 收割 相交 移动 补充 种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栽培单元:由排列状布置的各栽培管组成,栽培管的上表面上开设有栽培孔,植株栽培在栽培孔内;移动单元:由相对布置的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组成,栽培管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上,移动单元调节栽培管沿着方向a进行移动,方向a与栽培管相交布置,栽培管自由状态下始终保持栽培孔朝上布置;供液单元:用于为各个栽培管内的营养液进行循环和补充。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以在尽可能小的区域内设置更多的栽培管,而且对于蔬菜的收割方便,满足提高种植株数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土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土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被广泛采用,如蔬菜种植中常用的管道式栽培。目前管道式栽培主要通过在栽培室间隔排列栽培管,然后在栽培管上开设种植蔬菜的栽培孔,蔬菜苗通过栽培杯或直接栽培在栽培孔内。通过供水器、上水管道、回水管道与营养液水池连通。供水器把营养液定时定量送往栽培管进行循环和补充。由于尽可能的利用栽培室的内部空间,因此尽可能的并排设置多组栽培管,而这些栽培管是固定安装的,因此每隔几个栽培管之间就需要设置一个供操作人员行走的走到,便于操作人员种植、收割和管理栽培管上的蔬菜,因此,整个栽培室的空间利用率低。另外,在实验室对各种蔬菜进行种植实验操作时,常受制于实验室场地的限制,也因此要求在有限的场地内种植尽可能多的蔬菜进行试验,以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土栽培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置有:
栽培单元:由排列状布置的各栽培管组成,栽培管的上表面上开设有栽培孔,植株栽培在栽培孔内;
移动单元:由相对布置的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组成,栽培管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上,移动单元调节栽培管沿着方向a进行移动,方向a与栽培管相交(垂直)布置,栽培管自由状态(是指栽培管不受外力作用或外部部件对其姿态进行调整)下始终保持栽培孔朝上布置;
供液单元:用于为各个栽培管内的营养液进行循环和补充。
具体的:第一移动机构由水平布置的第一环形带构成,第二移动机构由水平布置的第二环形带构成,栽培管沿着第一、二环形带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一、二环形带上分别间隔设置安装座,栽培管的两端部分别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上。
栽培管的两端分别设置耳轴,耳轴中心线下侧的栽培管的管身重量大于耳轴中心线上侧的栽培管的管身重量。
第一、二环形带均为环形链带,环形链带的两端分别设置驱动轮,驱动轮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或者驱动轮上设置转动手柄。
供液单元包括进液单元和出液单元,进液单元包括与第一环形带对应布置的环形分布软管,环形分布软管与第一环形带相固连,环形分布软管上间隔设置进液分布接头,进液分布接头与栽培管对应布置,进液分布接头通过进液软管与栽培管的一端相连通连接;出液单元包括与第二环形带对应布置的环形集收软管,环形集收软管与第二环形带相固连,环形集收软管上间隔设置排液集收接头,排液集收接头与栽培管对应布置,排液集收接头通过排液软管与栽培管的另一端相连通连接,环形分布软管与营养液的供液管相连接,环形集收软管与营养液的收集管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万草千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庆万草千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69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