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活性粪菌胶囊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7067.3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9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章然;肖传兴;杨晓宁;姜涛;何剑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4;C12Q1/04;A61K35/74;A61K9/48;A6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高活性 菌液 制备 肠溶性胶囊 耐酸性 移植 冻干保护剂 患者肠道 菌群活性 菌群结构 菌液活性 菌菌体 侵入性 溶剂 冻存 菌群 菌体 装入 解冻 溶解 保存 评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粪菌胶囊的制备方法,高活性粪菌在耐酸性肠溶性胶囊的保护下可以到达患者肠道发挥作用,包括如下步骤:S1、粪菌液的制备;S2、粪菌液活性及菌群结构评估;S3、将步骤S2中所得粪菌液加入冻干保护剂冻存至给患者进行粪菌胶囊移植前,在对受体进行粪菌胶囊移植时,将粪菌液解冻,并离心得到菌体;S4、将步骤S3中的菌体用适当体积的粪菌溶剂进行溶解,将粪菌菌体装入双层耐酸性肠溶性胶囊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菌群活性较高,可放于低温长久保存;便于菌群移植的实施,不需要侵入性的实施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粪菌胶囊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活性粪菌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粪菌移植(FMT)就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在国际合作组对此词进行统一之前,少数情况下被译为“粪便移植”、“肠菌治疗”或“肠微生态移植”。
最早将粪便用于治疗人类疾病是中国东晋时期(公元300~400年)的葛洪,在其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当时用粪清治疗食物中毒和严重腹泻等,如“绞粪汁,饮数合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久者佳”。1958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Eiseman等首次报道FMT用于治疗人伪膜性肠炎。1983年,瑞典Schwan等首次报道通过灌肠FMT治疗艰难梭菌感染获得很好疗效。1989年,Bennet和Brinkman在《Lancet》杂志上首次报道FM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而那位病人就是研究者本人,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同年,Borody等报道将FMT应用于末端回肠型克罗恩病患者后,症状也得到缓解。
2013年,首项FMT治疗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性肠炎的临床对照研究证明FMT的疗效显著优于万古霉素。FMT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均显示出其他治疗方案无法比拟的优越性。《Science》和《TIME》将其评为2013年生物医学的十大突破之一。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鼻空肠管,胃镜,肠镜,口服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粪菌移植,但是通过结肠镜及鼻伺等方式带来的风险及较低的舒适度,直接制约了粪菌移植的大规模实际应用。制备的粪菌样本在室温条件下存放时间短,需要立即进行移植,而将新鲜的粪菌通过甘油在-80℃条件下保存可以维持较好的活性,但解冻及取用等不甚方便。
因此,作为一种舒适、患者体验性好、安全及便利的粪菌移植方式,粪菌胶囊移植方式已经引起了大量临床医生及患者的强烈关注。目前已有报道用粪菌冻干粉制备粪菌胶囊来进行粪菌移植,但是它们没有从整体粪菌菌群活性和菌群组成来分析冻干粉中的菌群结构,这可能对患者实际临床改善情况产生重要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活性粪菌胶囊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活性粪菌胶囊的制备方法,高活性粪菌在耐酸性肠溶性胶囊的保护下可以到达患者肠道发挥作用,包括如下步骤:
S1、粪菌液的制备;
S2、粪菌液活性及菌群结构评估;
S3、将步骤S2中所得粪菌液加入冻干保护剂冻存至给患者进行粪菌胶囊移植前,在对受体进行粪菌胶囊移植时,将粪菌液解冻,并离心得到菌体;
S4、将步骤S3中的菌体用适当体积的粪菌溶剂进行溶解,将粪菌菌体装入双层耐酸性肠溶性胶囊中。
优选的,步骤S1中,粪菌液的制备方法为:
S10、仪器准备:将装有供体捐赠粪便的分离罐用带有螺旋叶片搅拌杆的盖子密闭,将搅拌杆连接到特制的粪便分离机器中;将5个无菌密闭的过滤罐连接依次排放安装到分离机中,起始罐用导管与分离罐相连,末尾罐与收集罐相连,形成一个由搅拌、过滤、收集的完整的密闭系统。分离设备,安全柜使用前紫外灭菌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广州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7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