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动转运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9209.X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2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隆球;薛伟杰;邵珠峰;孙大兴;张广玉;周德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4 | 分类号: | B25J9/14;B25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转运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动转运机器人。一种气动转运机器人,包括动力机构、转向单元、抓取装置和软体机器人主体,所述转向单元设有两组,两组转向单元分别固定连接在软体机器人主体的左右两端;所述抓取装置的中端穿过软体机器人主体内侧的中端,抓取装置的上端位于软体机器人主体的顶端;所述软体机器人主体、抓取装置和两组转向单元的下端皆固定连接在动力机构上,动力机构驱动控制软体机器人主体、抓取装置和两组转向单元。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转运场合无法实现低成本转运货物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货物转运效率,降低货物转运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动转运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机器人能够代替人类完成一些具有危险性或者长时间单调频繁重复的工作。在一些柔性制造生产线上如汽车整车装配生产线等,转运机器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能够减小人力劳动,将人从这种低水平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还能够避免人类受到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生产力,同时能减少失误率,保证高效高质量的生产。
目前,一些柔性制造生产线上一般用的是机械式工业机器人,这类机器人有着工作稳定精度高等优点,但对于一些对转运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如快递的分拣,如果用目前主流的工业机器人不仅是对其精度的浪费,同时也会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转运机器人,可以解决现有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转运场合无法实现低成本转运货物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货物转运效率,降低货物转运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动转运机器人,包括动力机构、转向单元、抓取装置和软体机器人主体,所述转向单元设有两组,两组转向单元分别固定连接在软体机器人主体的左右两端;所述抓取装置的中端穿过软体机器人主体内侧的中端,抓取装置的上端位于软体机器人主体的顶端;所述软体机器人主体、抓取装置和两组转向单元的下端皆固定连接在动力机构上,动力机构驱动控制软体机器人主体、抓取装置和两组转向单元。
所述软体机器人主体包括软体气囊Ⅱ和气囊Ⅱ通气软管,软体气囊Ⅱ的端口I与气囊Ⅱ通气软管的一端通过接头密封连接;所述软体气囊Ⅱ的端口Ⅱ内翻并向内固定连接在软体气囊Ⅱ的端口I处,软体气囊Ⅱ的内侧构成软管通道,气囊Ⅱ通气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动力机构。
所述转向单元包括软体气囊I、节气环和气囊I通气软管,所述节气环设有多个,多个节气环等间距套在软体气囊I上并与软体气囊I固定连接;所述软体气囊I固定连接在软体气囊Ⅱ的侧面上;所述软体气囊I和气囊I通气软管的一端通过接头密封连接,气囊I通气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动力机构。
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吸盘和吸盘通气软管;所述吸盘通气软管的一端通过接头与吸盘密封连接;所述吸盘通气软管的中端固定连接在软体气囊Ⅱ内侧构成的软管通道内,吸盘通气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动力机构。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气泵、抽气泵、输气管、气泵通气软管、四通、分气管和动力箱;所述气泵和抽气泵皆安装在动力箱内;所述气泵通气软管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在气泵和四通上;所述四通上密封连接三根分气管的一端,三根分气管上皆设有球阀;三根分气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接头与气囊Ⅱ通气软管的另一端和两个气囊I通气软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并连通;所述抽气泵密封连接输气管的一端,输气管的另一端通过接头与吸盘通气软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所述输气管上设有球阀。
所述节气环的直径小于软体气囊I的直径。
所述吸盘的内侧设有电磁铁,电磁铁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和控制开关;导线穿过软体气囊Ⅱ内侧的软管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气动转运机器人,可以有效提高货物转运效率,降低货物转运成本;本发明的操作简单,灵活性好,且易于维修维护,成本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92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生长型软体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可螺旋变形的软体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