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钙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9426.9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4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叶宏裕;杨庆辉;邝冠英;肖国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山市新宁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1/30 | 分类号: | C01F11/30;C01F11/32;B01D1/26 |
代理公司: | 44425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29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装置 氯化钙生产 二级浓缩 氯化钙 加热 液位传感器 加热油炉 一级浓缩 控制器 结晶水 蒸发器 主加热 除杂 收率 油炉 冷却 溶解 浓缩 中和 | ||
1.一种氯化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溶解:用纯化水使工业氯化钙完全溶解,形成氯化钙溶液;
b、除杂:向步骤a形成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pH至9-11,升温至50-70度,再向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氧化反应,氧化过程中通过加入氢氧化钙保持溶液的pH在9-11,保持温度不变,反应30-60分钟;再向溶液中持续通入硫化氢气体,搅拌反应10-2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的絮凝剂进行吸附沉降,过滤除去沉淀,得滤液;
c、中和:向步骤b中所得的滤液中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至7-8;
d、一级浓缩:将步骤c中得到的氯化钙溶液送入多级蒸发器中,经过蒸发浓缩,浓缩后获得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8%-72%;
e、结晶:将一级浓缩液送入结晶室进行结晶,控制结晶室温度保持在45度-50度;结晶后得到晶浆,所述晶浆为二水氯化钙晶体和质量分数为40%-50%的氯化钙水溶液;
f、二级浓缩:将步骤e中得到的晶浆送入二级浓缩装置进行二级浓缩,得到初级氯化钙产品;
g、冷却、粉碎、包装:将得到的初级产品经过冷却器冷却,并进行粉碎,检验合格后包装,得到最终氯化钙产品;
所述步骤f中二级浓缩装置包括: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保持加热温度为115-125度,与第一加热装置相连的第二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保持加热温度为135-145度;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一具有敞口的第一加热筒,所述第一加热筒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加热夹套,所述第一加热筒与第一加热夹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夹套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油入口,第一导油入口通过管路和循环泵与主加热油炉连通,所述第一加热夹套的另一侧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油出口,每个第一导油出口处均设置第一电磁阀;若干第一导油出口汇聚并连接副加热油炉,所述副加热油炉通过管路与第二加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一具有敞口的第二加热筒,所述第二加热筒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加热夹套,所述第二加热筒与第二加热夹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加热夹套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导油入口并与副加热油炉连通,所述第二加热夹套的另一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若干第二导油出口,每个第二导油出口处均设置第二电磁阀,若干第二导油出口汇聚并通过管路与主加热油炉连通;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加热筒和第二加热筒上,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加热筒和第二加热筒中液体的液位并发送液位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液位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通过该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开闭;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的上方设有用于夹起第一加热筒和第二加热筒的机械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夹套一侧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3个第一导油出口,第二加热夹套一侧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3个第二导油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油入口与其另一侧的位于最底端的导油出口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第二导油入口与其另一端的位于最底端的导油出口处于同一水平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上端的第一导油出口距第一加热筒底部的距离为第一加热筒深度的四分之三;所述最上端的第二导油出口距第二加热筒底部的距离为第一加热筒深度的四分之三;所述最低端的第一导油出口距第一加热筒底部的距离为第一加热筒深度的四分之一;所述最低端的第二导油出口距第二加热筒底部的距离为第二加热筒深度的四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筒与第二加热筒直径大小相同,且第一加热筒和第二加热筒的敞口处设置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浓缩装置还包括储油罐,所述储油罐与主加热油炉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山市新宁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台山市新宁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94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