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京红早樱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9748.3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9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政;吕林芳;刘艺平;刘二分;李文玲;范跃峰;陈旭彬;冯艳;王阿丽;张达;张艳;张缓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星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京红早樱 组织培养 快速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京红早樱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京红早樱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包括提供外植体、外植体消毒、启动培养、增殖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通过对这些步骤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实现了京红早樱的有效组培快繁,采用本发明方法对京红早樱外植体消毒和启动培养后能显著降低培养后芽苗的污染率和褐化率,增殖培养后诱导分化率高,增殖迅速,形成的新芽伸长性好,增殖系数高,生根培养后根系粗壮、韧性好、根数多,生根率高,炼苗移栽后成活率显著提升。本发明方法简便易行,为京红早樱的遗传转化与分子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京红早樱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京红早樱(Cerasus serrulata‘Jing hong zao ying’,)是一种极少数能耐零下20度的大红色重瓣早樱品种,为蔷薇科樱属下的落叶乔木,具有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和抗性强的优点,极具开发价值。
传统樱花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分株、嫁接和高空压条等,绝大多数樱花种类扦插不易生根,这些繁殖方法成苗慢,难以大量生产。随着组培技术的发展,组培成为樱花快速繁殖和工厂化生产的一条新途径。
虽然研究人员对樱花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通过叶片、叶柄、茎段或嫩梢等外植体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但目前还未有针对京红早樱品种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同时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过程中还存在外植体易污染、易褐化死亡、丛生芽少、丛生芽茎段不易伸长以及生根困难等问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因此,所期望的是寻求一种京红早樱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京红早樱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组培中主要克服褐化、茎节短不易伸长、长势慢、生根难的问题,该方法实现了京红早樱的组培快繁,污染率低、褐化率低,诱导分化率高,增殖迅速,形成的新芽伸长性好,增殖系数高,生根培养后根系粗壮、韧性好、根数多,生根率高,炼苗移栽后成活率显著提升。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京红早樱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外植体:以当年抽条的至少含有一个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
(b)外植体消毒:先用65-75vt%的酒精浸泡10-15s,然后用0.5-0.8wt%H2O2溶液浸泡摇动10-15min,再用0.1-0.2wt%HgCl2溶液浸泡摇动4-5min,用无菌水冲洗3-5次,去除表面水分;
(c)启动培养:将步骤(b)消毒后的茎段转移至启动培养基中,培养15-20天开始形成丛生芽,培养25-30天获得不定芽苗;启动培养基包括:3/4MS+6-BA 1-2mg/L+NAA 0.05-0.15mg/L+PVP 0.5-1.5g/L+凝胶剂0.4-0.6wt%+碳源3-4wt%,pH 5.6-6.0;培养环境包括:培养温度25-28℃,光照强度1000-1500lux,每天的光照时间12-14h;
(d)增殖培养:将步骤(c)新抽出的腋芽2-3cm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30-35天后形成丛生苗;增殖培养基包括:3/4MS+6-BA 1.5-2mg/L+IBA 0.05-0.15mg/L+GA3 0.1-0.3mg/L+GO凝胶液4-6ml/L;培养环境包括:培养温度25-28℃,光照强度1500-2000lux,每天的光照时间12-1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星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星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97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