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边缘云的无人机避障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3984.2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7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明;徐雷;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H04L29/08;H04W84/06;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汪源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边缘 无人机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边缘云的无人机避障系统和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通信卫星网络传输层用于:将无人机避障飞控请求传输至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网关接入层;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网关接入层用于:将无人机避障飞控请求传输至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数据中心层;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数据中心层用于:将第一避障飞控服务传输至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网关接入层;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网关接入层还用于:将第一避障飞控服务传输至通信卫星网络传输层。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集中式数据处理方式对无人机数据进行处理时,效率低,资源耗费大的技术弊端,实现了高效且精准的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技术效果,且实现了无人机安全且可靠的避障飞行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边缘云的无人机避障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迅猛发展,无人机相关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现有技术中,是通过集中式数据处理的方式对无人机数据进行处理的。
然而,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通过集中式数据处理方式对无人机数据进行处理,至少存在:数据处理时间长,且精度不高的技术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边缘云的无人机避障系统和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通过集中式数据处理方式对无人机数据进行处理时,数据处理时间长,且精度不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边缘云的无人机避障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信卫星网络传输层、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网关接入层和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数据中心层,其中,
所述通信卫星网络传输层用于:获取无人机发送的无人机避障飞控请求,并将所述无人机避障飞控请求传输至所述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网关接入层;
所述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网关接入层用于:将所述无人机避障飞控请求传输至所述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数据中心层;
所述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数据中心层用于:调用其存储的与第一无人机避障飞控请求对应的第一避障飞控服务,并将所述第一避障飞控服务传输至所述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网关接入层,其中,所述无人机避障飞控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无人机避障飞控请求;
所述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网关接入层还用于:将所述第一避障飞控服务传输至所述通信卫星网络传输层;
所述通信卫星网络传输层还用于:将所述第一避障飞控服务传输至所述无人机。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由无人避障飞控同边缘网关接入层分别于通信卫星网络传输层和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数据中心层进行交互的技术方案,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集中式数据处理方式对无人机数据进行处理时,效率低,资源耗费大的技术弊端,实现了高效且精准的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技术效果,且实现了无人机安全且可靠的避障飞行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无人机避障飞控中心分析层,其中,
所述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网关接入层还用于:将第二无人机避障飞控请求传输至所述无人机避障飞控中心分析层,其中,所述无人机避障飞控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二无人机避障飞控请求;
所述无人机避障飞控中心分析层用于:调用其存储的与所述第二无人机避障飞控请求对应的第二避障飞控服务,并将所述第二避障飞控服务传输至所述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网关接入层;
所述无人机避障飞控边缘网关接入层还用于:将所述第二避障飞控服务传输至所述通信卫星网络传输层;
所述通信卫星网络传输层还用于:将所述第二避障飞控服务传输至所述无人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3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主飞行的无人机地理围栏算法
- 下一篇:一种运动目标位置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