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脂类抗菌组合物、提取方法、检测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5164.7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4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容庭;张洁;刘志昌;王刚;马现永;李书宏;邓盾;田志梅;崔艺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231 | 分类号: | A61K31/231;A61K31/20;A61P31/04;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龚元元 |
地址: | 51063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组合 提取 方法 检测 用途 | ||
1.一种脂类抗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类抗菌组合物采用有机溶剂乙酸乙酯提取自除去黑水虻幼虫的肠道内容物的黑水虻幼虫的虫体,含有油酸甘油酯18.0%~22.0%、月桂酸7.7%~10.0%、肉豆蔻酸15.5%~18.0%;所述的脂类抗菌组合物采用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1:清空黑水虻幼虫肠道内容物;
步骤2:清洗消毒黑水虻幼虫;
步骤3:匀浆与提取分离:将黑水虻幼虫匀浆后采用有机溶剂乙酸乙酯提取一段时间,过滤并离心滤液以除去滤液中的沉淀物,然后对滤液进行浓缩得到粗提物;
步骤4:将粗提物经过层析后洗脱纯化,去除洗脱液中的溶剂得到所述的脂类抗菌组合物;
所述的步骤2和步骤3间还包括去除幼虫肠道的步骤;
所述的步骤1具体为:将3~5龄黑水虻幼虫置于养殖盒中,不饲喂过夜直至清空幼虫肠道内容物;
所述的步骤2具体为:将空腹过夜的黑水虻幼虫置于三角锥瓶中,用蒸馏水清洗三次,滤干水分,再用70~75vol%乙醇消毒一次,滤干备用;
所述的步骤3具体为: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黑水虻幼虫虫体,采用高速组织捣碎机对幼虫虫体进行匀浆,分别用有机溶剂乙酸乙酯按1:5~1:3比例浸泡虫体组织匀浆液,提取72h,后将组织匀浆液用5层纱布过滤或于4℃下6000r/min离心10min,除去沉淀,分别获得虫体粗提液;采用旋转蒸发仪对粗提液进行浓缩,直至有机溶剂蒸发完毕,温度设定为55℃,压力为0.09Mpa,转速为4档,分别得到虫体粗提物;
所述的步骤4具体为:虫体粗提物经300目硅胶柱层析,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进行洗脱,洗脱液再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又以无水乙醇进行洗脱纯化,得到洗脱液,洗脱液进行旋转蒸发回收有机溶剂,温度设定为55℃,压力为0.1Mpa,转速为3档,获得脂类抗菌组合物。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类抗菌组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体为:采用气—质谱联用(GC-MS)进行对脂类抗菌组合物的有效组分的检测;检测参数:色谱柱HP-5MS,30m×0.25mm;载气高纯He流速为1.0mL/min;程序升温从70℃恒温1min开始,以5℃/min的速度升至280℃并恒温15min;进样口温度为250℃;分流模式为20:1;离子源EI70eV,温度为230℃;接口温度为250℃;采集质量范围:30-400amu。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类抗菌组合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菌兽药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51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