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流程、无水耗和离型纸节约型水性合成革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7226.8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8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范浩军;叶留留;向均;陈意;颜俊;王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刘妮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程 无水 离型纸 节约 水性 合成革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流程、无水耗和离型纸节约型水性合成革制造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封底后的贝斯上直接涂覆发泡涂层和面层来生产水性发泡合成革,此方法生产的合成革具有多孔结构,提升了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透气透湿性能(如图1),同时因特殊的封底技术大幅提高了成革的比剥离强度。相较水性湿法凝固工艺,省去了凝固、水洗和含盐废水的处理过程,起到了节水减排、工艺减量化的效果;相较于干法转移涂层合成革法节省了离型纸资源且整个制造过程简短,因此其生产技术属于短流程、无水耗,零污染、离型纸节约型水性合成革制造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成革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短流程、无水耗和离型纸节约型水性合成革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合成革产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合成革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的生产、消费大国,由于早期的合成革采用的是溶剂型聚氨酯,其溶剂污染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近年来逐渐采用水性聚氨酯代替溶剂型聚氨酯来生产合成革已是大势所趋。水性聚氨酯合成革虽然较溶剂型聚氨酯合成革更加环保,但卫生性能不如天然皮革,舒适度尚待提高。因此如何提高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水蒸汽透过量,改善其卫生性能性能,已经成为目前水性合成革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为了改善其透气透湿性能,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299539A提出了水性树脂的湿法贝斯制造工艺,其生产过程如图2所示:先将水基聚氨酯涂覆于基布表面,然后置于酸性的高价盐(如CaCl2、Ca(NO3)2)水溶液中快速凝固,完成凝固后充分水洗,去除树脂膜内外的盐和酸,最后梯度干燥得到具有微孔结构水性聚氨酯贝斯。但这在生产凝固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水,据统计每万米湿法合成革需用水35吨左右凝固水;而且废水中的盐和酸后期处理难度大,推高了生产成本;同时,此工艺能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效率为6-10米/min)。
另一专利文献CN107059420A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干法发泡工艺生产服装革,该方法是通过离型纸作为载体,通过转移涂层制造水性发泡服装革,先将面层水性聚氨酯面层浆料涂覆在离型纸上,烘干后涂刮发泡层,最后通过水性粘接层将烘干定型的发泡层与基布贴合烘干,回收离型纸得到全水性发泡服装革,其工艺步骤如图3a所示;虽然此生产工艺以水性聚氨酯代替传统溶剂型水性聚氨酯,从源头上虽然消除了有机溶剂的污染,但生产过程中高温烘干对离型纸损耗较大,离型纸价格高昂,售价高达50元/平米以上,严重推高了生产成本;而且其采用离型纸转移涂层的生产工艺,过程复杂且繁琐,生产效率不高。
申请号为CN10523941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泡沫整理生产超纤合成革的配方及工艺,该工艺是先生产泡沫浆料,再将泡沫浆料直接涂覆在超纤基布上,最后进行磨皮、压花、通过离型纸作为载体将面层与发泡贝斯贴合等复杂后整理步骤,得到水性聚氨酯超纤合成革,这种工艺虽然全水性符合环保要求,但其后续仍然使用离型纸转移面层,离型纸损耗大,且其直接涂覆泡沫涂层,泡沫涂层粘度较大,浆料不易渗透到超纤基布内部,泡沫涂层与基材粘接不牢,剥离强度低,难以满足鞋面革、沙发革、汽车革、球类革等高剥离强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短流程、无水耗和离型纸节约型水性合成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工艺步骤和条件如下,所用物料的份数均为重量份数: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流程、无水耗和离型纸节约型水性合成革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水性聚氨酯封底浆料、高固水性聚氨酯发泡层浆料、面层浆料的制备,以重量份数计
a) 封底浆料的制备:将100份固含量为30%~50%的阳离子水性聚氨酯、0.5~2份增稠剂混合均匀,得到粘度为3000~6000 Pa•s的封底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7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