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露天采坑清淤及淤泥处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1166.7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6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林;黄小忠;王亮;祝小龙;苗涛;夏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4;E03F5/10;E03F5/22;E02D17/18;E02D31/00;E21F16/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许瑞祥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淤泥 露天采坑 滤水结构 淤泥脱水 排土场 清淤 设备投资费用 分层处理 干化脱水 过滤性能 露天开采 重力自然 构筑 截水沟 排水泵 渗透性 泥水 抽干 浮箱 排出 砌筑 碎石 截流 | ||
1.一种露天采坑清淤及淤泥处置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露天采场边帮(1)的坡脚修筑边帮截水沟(2),将截流水直接引至排水仓水池(6);
步骤二:从淤泥量相对较浅的采坑深水区布置浮箱排水泵(5),将采坑底部水抽排至排水仓水池(6);
步骤三:淤泥露出水面后,通过反铲、运输汽车等设备将淤泥运出采场排倒至预先修筑完成的排土场淤泥脱水结构中自然脱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露天采坑清淤及淤泥处置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排土场淤泥脱水结构的修筑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排土场中部开挖受淤空间,要求空间呈缓斜状以利淤泥(8’)水往单侧汇集,挖出的岩土分别堆置在下游坝(2’)及上游排倒平台(3’)上;
步骤二:在上游排倒平台(3’)表面铺置一层防渗土工布(6’);
步骤三:在受淤空间底层铺筑一层厚度为0.5m的粗碎石层(4’)作为过滤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露天采坑清淤及淤泥处置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受淤空间为缓斜状,具体为靠近下游坝(2’)低,靠近上游排倒平台(3’)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露天采坑清淤及淤泥处置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游排倒平台(3’)的边缘设置有倒车挡墙(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露天采坑清淤及淤泥处置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三,铺设粗碎石层(4’)时需要在地势最低处预留出下游集水沟(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11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