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储能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1696.1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7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甄永赞;苏宁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H02K7/02 | 分类号: | H02K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3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轮本体 飞轮外壳 装置外壳 真空室 减小 飞轮 电力转换装置 飞轮储能装置 发电机部件 功率损耗 空气摩擦 轴承系统 磁悬浮装置 带动旋转 电能储存 飞轮储能 摩擦损耗 储能 漂浮 | ||
本发明属于电能储存领域,涉及一种新的飞轮储能装置。包括:轴承系统,电动/发电机部件,电力转换装置,飞轮本体,飞轮外壳,真空室,装置外壳等。飞轮储能装置的轴承系统将飞轮本体,电动/发电机部件与装置外壳连接。飞轮外壳通过磁悬浮装置漂浮,且不与飞轮本体直接接触。以上各部分除电力转换装置以外均位于真空室中以减小与空气摩擦的功率损耗。但是由于真空室不是绝对的真空,仍然存在飞轮与空气的摩擦损耗。飞轮外壳由飞轮本体通过气体带动旋转从而减小了飞轮本体与飞轮外壳以及飞轮外壳与装置外壳之间的相对速度,从而减小了飞轮与空气摩擦的功率损耗,提高了飞轮储能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能储存领域,涉及一种新的飞轮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利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时能源行业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利用风资源的发电量不能与日常电能的负载曲线相匹配,我们需要进行电能的存储。飞轮储能作为电能存储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飞轮储能形式仍存在可以减小的损耗。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飞轮储能装置结构。
该飞轮储能装置包括:轴承系统,电动/发电机部件,电力转换装置,飞轮本体,多层飞轮外壳,真空室,装置外壳等。由于真空室中不是绝对真空,存在少量的气体,故当电动/发电机部件处于电动机运行状态对飞轮装置进行储能时,飞轮本体的转动带动周围气体流动,从而带动多层飞轮外壳的转动,进行储能。当电动/发电机部件处于发电机运行状态时,由飞轮本体直接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同时通过气体带动多层飞轮外壳转动。在储能以及发电的过程中,飞轮本体与飞轮外壳的相对运动速度较现有的飞轮本体与外壳的行对速度小,故可以减小飞轮储能的风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飞轮本体带动多层飞轮外壳的转动,减小了飞轮与外壳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从而减小了损耗,提高了飞轮储能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新型飞轮储能装置结构图,其中1为轴承系统,2为电动/发电机部件,3为电力转换装置,4为飞轮本体,5为多层飞轮外壳,6为真空室,7为装置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飞轮储能装置结构。
该飞轮储能装置包括:轴承系统(1),电动/发电机部件(2),电力转换装置(3),飞轮本体(4),多层飞轮外壳(5),真空室(6),装置外壳(7)。轴承系统将飞轮本体,电动/发电机部件与装置外壳连接。多层飞轮外壳通过磁悬浮装置漂浮,多层飞轮外壳之间不相互接触且不与飞轮本体直接接触。以上各部分除电力转换装置以外均位于真空室中以减小飞轮与空气摩擦的功率损耗。但是由于真空室不是绝对的真空,仍然存在飞轮与空气的摩擦损耗。多层飞轮外壳由飞轮本体通过气体带动旋转从而减小了飞轮本体与多层飞轮外壳以及多层飞轮外壳与装置外壳之间的相对速度,从而减小了飞轮与空气摩擦的功率损耗,提高了飞轮储能的效率。
此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16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磁悬浮飞轮储能装置的冷却密封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强力振动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