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尾矿/精矿制备脱硝催化剂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68997.7 申请日: 2019-01-24
公开(公告)号: CN109821545B 公开(公告)日: 2022-03-18
发明(设计)人: 王振峰;武文斐;龚志军;朱超;李保卫;张凯;李娜;罗慧娟 申请(专利权)人: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3/83 分类号: B01J23/83;B01D53/86;B01D53/56
代理公司: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代理人: 贾楠楠
地址: 014010 内蒙古自治区包*** 国省代码: 内蒙古;1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稀土 尾矿 精矿 制备 催化剂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尾矿/精矿制备脱硝催化剂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白云鄂博稀土尾矿、精矿中含有较多的铁和稀土元素,经酸碱处理后,在微波加热过程中,稀土元素会减小晶格相邻元素的约束,格点原子易于被其它元素原子取代,产生较多的晶格缺陷,铁和稀土元素具有较高的能量,进而使得处理后的稀土尾矿/精矿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此外,通过浮选将萤石矿物分离并回收,进一步提高稀土矿物的催化活性;在NH3和NO为1:1的条件下,用O2和N2配平使用,脱硝率达到50%~9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尾矿/精矿制备脱硝催化剂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包头白云鄂博矿床是一个复杂矿床;白云鄂博累计探明的稀土储量为4350万吨,自1958年开始开发以来,随铁矿采出的稀土资源已达1250万吨,其中约有200万吨在采选、冶炼及堆存过程中损失掉,损失率超过15%,实际利用的稀土资源仅有120万吨左右,利用率不足10%,其余900多万吨都被排入了尾矿坝内:包钢选矿厂年尾矿排放量高达600万吨,每年仅从强磁选尾矿中流失的稀土矿物就高达23.8万吨;如果能将尾矿加以利用,对科学研究、对经济、对生态环境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白云鄂博矿床矿石物质成分极为复杂,根据现有的各种分析测试结果,共发现71种元素;除铁铌稀土和普通元素外,还有一些稀有分散元素和放射性元素;其中,铁、稀土、铌、钛、锰、锆、钍、锡、铅、锌、铜、钡、钙、镁、钠、硅、磷、硫和氟等是形成矿床中独立矿物的主要元素;其中主、东矿体已知的元素有60余种;主要矿石类型的化学全分析和稀土配分表明:主要成分在各矿石类型的含量不同,块状铁矿石全铁平均含量为52%,稀土、铌含量则以条带状萤石型铁矿石最高;矿石中稀土元素以铈族占绝对优势,镧、铈、镨、钕、钐稀土占有率为97%,其中CeO2占42%。

稀土功能材料是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发光材料是稀土功能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对稀土资源的不平衡利用,造成高丰度稀土积压是限制稀土功能材料发展的瓶颈,利用混合稀土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协同联合作用机制,开发共伴生混合稀土功能材料,能够实现稀土资源的平衡利用。

经研究,白云鄂博稀土精矿中含有大量的稀土元素,包括Ce、La、Pr、Nd等,稀土尾矿中含有大量的Fe类物质,包括Fe氧化物和一些Fe盐,如果将两种矿物按比例混合然后再经过一系列处理,使其达到联合脱硝的作用,这样对两种矿的利用可以达到最大化,起到互补的作用;白云鄂博稀土尾矿/精矿中含有较多的铁和稀土元素,经酸碱处理后,在微波加热过程中,稀土元素会减小晶格相邻元素的约束,格点原子易于被其它元素原子取代,产生较多的晶格缺陷,铁和稀土元素具有较高的能量,进而使得处理后的稀土尾矿/精矿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NH3和NO为1:1的条件下,用O2和N2配平,脱硝率达到50%~90%之间。

此外,前期研究发现,去除萤石,可以有效提高稀土矿物的催化活性,利用相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对比未处理过的稀土矿物,去除萤石的稀土矿物,其脱硝活性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尾矿/精矿制备脱硝催化剂的方法及其应用,将稀土尾矿与稀土精矿两种矿物按比例混合,然后再经过一系列处理制得脱硝催化剂,使其达到联合脱硝的作用,这样对两种矿的利用可以达到最大化,起到互补的作用;白云鄂博稀土尾矿、精矿中含有较多的铁和稀土元素,经酸碱处理后,在微波加热过程中,稀土元素会减小晶格相邻元素的约束,格点原子易于被其它元素原子取代,产生较多的晶格缺陷,铁和稀土元素具有较高的能量,进而使得处理后的稀土尾矿/精矿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NH3和NO为1:1的条件下,用O2和N2配平,脱硝率达到50%~90%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89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